2019-04-16中国商报
钱夙伟

在春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到哪里去踏青呢?日前,家长们带着孩子来到厦门翔安区新圩镇乡村振兴项目——面前埔村田园综合体“赏菜”、摘菜。粉色的台湾藜麦、白色的宁夏百合、紫色的甘蓝……在这个集观光、体验、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意田园基地里,“菜”不仅仅是景观,
游客还可体验农耕的乐趣。
农作物种植和农耕文化互相结合,是一种乡村休闲和农业观光的高端形态。
随着生态休闲和乡土文化旅游的兴起,作为乡村振兴项目的“田园综合体”,不仅可造福于乡民, 还能成为城市居民的“后花园”。
同时,在流行返璞归真、崇尚自然的当下,对游客从“赏菜”、摘菜中感受稼穑之艰更有着现实的教育意义。
现在各地农村都在发展观光旅游,大量种植观赏作物,引来了大批游客。即便不收门票,
也能带动从农产品销售到餐饮住宿等消费,从而获得可观的收入,而且“赏菜”的“菜”成熟后还可卖钱。 因此,“赏菜”
旅游是资源最大化的一种新业态运作模式。
农民擅长种植各种蔬菜, 发展“赏菜”旅游对于农民更是得心应手。
当然,“赏菜”旅游对“种菜”的要求更高,如要采用更环保的栽培技术、
要重视品种的搭配,以实现更好的观赏效果,这对农民是一个自身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予以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田园综合体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赏菜”旅游只是其中的一个项目,但显然这是一个有力的抓手。笔者认为,“美丽乡村”
涵盖美学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艺术化的农耕文化、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科学化的农业生产,是一个更能体现和谐发展的科学模式,“田园综合体”未来的发展更令人期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