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7皖江晚报
钱夙伟
退休的李爷爷怎么也没想到,孙子只是“玩了下”手机游戏和直播,却在三天时间内,花掉了4万元。1月26日至28日,11岁的孙子小伟在爱奇艺APP上看直播、玩游戏,将爷爷一年的退休金充值成“奇豆”,大都用作打赏女主播。
未成年人偷拿大人的手机,动辄几万地“打赏”,或者充值游戏币、购买游戏“装备”,已经层出不穷,尤其是其中许多家庭,这是父母辛苦打工赚来的血汗钱,有些是全家几年省吃俭用的积蓄,有的还是看病买药的救命钱,每每听了都让人唏嘘。
现在李爷爷最关心的是“能不能退钱”。根据《民法总则》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要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从司法实务中来看,“小伟将爷爷四万元退休金用作打赏女主播”这一民事法律行为,明显超出小伟的行为能力,小伟的“这一行为”属于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必须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否则自始无效。
因此律师认为,“4万元已明显超出他的行为能力,家长李爷爷可以申请退钱。”但退钱谈何容易。一般的情况是要求出具证据,但许多条件十分苛刻,比如有网络公司要求有孩子打款的视频。大多的公司则是拖,就如李爷爷目前面对的情况,“联系过爱奇艺的客服,但一直没有回音。”
值得警惕的是,现在许多游戏平台和直播平台,正是把未成年人当作主要的“求偿”对象。尤其是直播平台的主播,虽然不难判断如此不理性的“打赏”,很可能是不谙世事的未成年人,但仍有意奉迎,甚至蓄意引诱大额打款,让未成年人更深地陷入其中。
现在的问题是,虽然法律规定,未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这样的打款无效,但如何退还却不明确。比如,法定监护人没有尽到完全监护责任,存在一定的过错,应该承担多少比例的损失。而退还的程序、由谁来监管,更是空白。因此,当现在小孩巨额打赏、充值打游戏正困扰不少家庭,建立一个清晰明确的退还机制,已经是势在必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