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租住”养老院值得推广

标签:
养老 |
分类: 时评 |
2018年08月20日珠海特区报
钱夙伟

7月份以来,杭州滨江绿康阳光家园一共新来了14名年轻“住户”。表面上看,作为“住户”,他们每月只需支付300元就能住进30平方米的“标间”;但实际上,他们还有另一重身份——作为养老院招募来的志愿者,每月要完成20小时的助老志愿服务。(8月19日《北京青年报》)
于大多数老人来说,选择到养老院生活,更多的是出于无奈。他们虽然喜欢清静,却也害怕孤独,向往的是有着正常人际往来的生活,虽然养老院也有集体活动,但终究限于养老院的老人之间。而每当有志愿者组织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与老人一起共度节日,是老人最快活的时光。
其实,老人最愿意和年轻人在一起,年轻人带来了时代的气息,帮助老人学习新的知识,带着他们接触、尝试新的生活,年轻人的青春气息激活他们对生活的热情,给他们的生活注入生气和活力,让“最美不过夕阳红”不再是一句歌词,而真正成为老人的现实。显然,年轻人“加盟”养老院生活,打破了养老院给人暮气沉沉的印象。
志愿者“租住”养老院的形式,也有助于助老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志愿者志愿服务并不是为了回报,但解决志愿者的一些实际困难,尤其是针对现在年轻人“租房难”,让他们“租住”养老院,只象征性地收取一点费用,既减轻了他们的负担,解决了居住问题,也方便他们和老人交流。
当然,志愿者“租住”养老院,应以不挤占老人的床位、志愿者真正有助老的意愿又具有助老能力为前提。比如杭州滨江的这所养老院,志愿者须历经层层筛选才能获得“入住”资格,入住的年轻人也只占养老院很小一部分,“更深层次的考虑是要服务于老人,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乐趣。”从现在实行的情况来看,显然已经取得了这样的效果,因此,各地养老院大可因地制宜地借鉴和推行。
前一篇:这次“跟踪”给满分!
后一篇:残留膨胀螺栓刺穿了谁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