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禁游令:给“太累”的风景一点休息的时间

(2018-06-27 18:30:41)
标签:

禁游令

分类: 时评
禁游令:给“太累”的风景一点休息的时间
2018年06月27日九江日报
钱夙伟
禁游令:给“太累”的风景一点休息的时间
  可可西里、昆仑山、三江源、柴达木盆地、青海湖、年保玉则等地自然景观资源珍贵而稀缺。每年的7月到9月,青海便成了国内最佳旅游地之一。今年4月以来,年保玉则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等景区相继发布禁游令,以保护景区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
  可可西里、黄河源头、岗什卡雪山、青海湖鸟岛……几乎都是以自然资源闻名于世的景区,其中的可可西里被称之为“人类的最后一片净土”,而青海湖则位居“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泊”之首。游客的接踵而至,给这些以自然资源为主的景区带来了极大的生态压力,显然,如果再不给予风景“休息”的时间,风景也会“累倒”,乃至风景不再。尤其是作为自然景观资源这样不可再生的资源,这是无可挽回、无法补救的损失。
  实际上,早在1987年,黄山就首创景点“轮休”制度,每个轮休期3至5年。30多年来已先后对莲花峰、狮子峰、丹霞峰、天都峰、始信峰等多处景点实行封闭“轮休”禁游。“禁游”期间“闭门谢客”,在植物恢复健康,水土流失得到综合治理,野生动物恢复到一定水平,旅游设施没有安全隐患,几项标准齐备后才能重新对游人开放。
  自然环境无语,却有感应。黄山让景点“轮休”等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做法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目前,黄山风景区的森林覆盖率已由上世纪70年代的56%提升到98.29%,植被覆盖率达到98.53%,景区的空气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标、区域环境噪声质量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一级标准。事实证明,“禁游令”制度可谓是“磨刀不误砍柴功”。
  黄山从30年前就已经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尤其难能可贵。不容讳言,与黄山相比,许多风景胜地,在生态保护已成共识的今天,却依然在对风景实行掠夺式的开发、“竭泽而渔”式的掠取,许多风景长期超负荷运行,劳累不堪,却没有片刻的休息,更遑论于植物本来必不可少的封闭保养。景区虽然因此赚得了眼前的效益,但如此急功近利,终将会遭受大自然的报复,砸了风景这一“饭碗”。
  风景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馈赠。但风景也需要人类的呵护,才能“永葆青春”,景区“放假”其实是生态保护意识和理念的体现。现在,年保玉则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等景区也相继发布禁游令,让景区在超负荷“工作”之后休养生息、恢复“元气”,实现自然与人类的“双赢”。显然,当“太累”的风景渴盼“放假”,景区“禁游令”值得推广,也势在必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