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老师名字,应是大学常态
标签:
老师名字 |
分类: 时评 |
2018年01月18日今日女报
文/钱夙伟

高校老师出送命题 校方回应称学生完成得不错
寒假临近,各高校学子们在期末大考中做着最后的“挣扎”。1月15日,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思修课期末考试放了个“大招”:一学期完了,你认不认得你的授课老师?一道“态度题”引起考生议论纷纷。(1月16日《华西都市报》)
这道“选出你本课程的授课教师,请在其照片对应括号内正确写出名字”的题目,不仅让一些学生一脸懵逼,而且一经网络发布后也引发网友围观。题目新颖,而且答对不得分,答错却扣41分的评分标准,也让大家惊呼“答错了那可是送命”。实际上,并非一题“定生死”,“期末考核还是要综合学生平时表现,而卷面成绩只占百分之三十”。
然而,这道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如校方所说,这是一道“态度题”。“有的同学一学期完了,可能都还不知道老师是谁。”这在以前不可想象,比如几十年过去,许多人即使小学老师的名字也不会忘记。但现在学生叫不出老师的名字,在高校几乎是普遍现象。这是因为,许多人上课只是“点个卯”就溜之大吉,有的干脆让人代为考勤。即使课堂之上,也是一群“低头族”,课根本没有听进去,又如何分得清讲课的老师是谁,更不用说还知道老师的大名。因此,这道题考的是学习的态度。
而从根本上说,这道题考的是学生对自己未来人生的态度。不容讳言,现在许多学生一进入高校,就以为“熬”出了头,从此自由散漫,不思进取,有的盲目攀比、超前消费;有的成天沉溺于网游,学业荒疏。国家投下巨资,父母节衣缩食,却不料竟是让学生糊里糊涂地混几年。显然,再不端正态度,“把整个大学4年的黄金学习时间都白白浪费了”并非杞人之忧。
这道题固然是考学生,但其实更是在考老师。学生的放任自流,老师难辞其咎。现在许多老师,教学管理松懈,讲课只是完成任务,学生到不到、听不听无所谓,备课又不认真,讲课没有吸引力,让学生更难以打起精神。而平时又缺乏互动和交流,更遑论思想教育工作,愧对教书育人的教育者责任。这样的老师,怎么让学生记得住名字?
对于促进教学和管理,培养全面合格、有理想有信念的大学生,让大学生名副其实地成为时代的骄子,未来的栋梁,这道“态度题”可以说有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无疑,无论对大学生还是老师,这道题,既是约束,更是压力。大学固然需要一个宽松自由的治学氛围,但这并非可以没有压力,压力来自于自律,更来自于他律,而这样的他律,或许,就应该从让学生记住老师的名字开始。
记住老师名字,本就应该!
2018-01-17海峡导报
□钱夙伟

美堂漫画
寒假临近,各高校学子们在期末大考中做着最后的“挣扎”。
1月15日,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思修课期末考试放了个“大招”:一学期完了,你认不认得你的授课老师?这道答对不得分、答错扣41分的“态度题”引发网友围观。校方称,这道“选出你本课程的授课教师,请在其照片对应括号内正确写出名字”的题目,考的是学生“态度”。(1月16日《华西都市报》)
这道题目不仅让一些学生一脸蒙,也引发网友围观,让大家惊呼“答错了那可是送命”。
然而,这道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如校方所说,这是一道“态度题”。“有的同学一学期完了,可能都还不知道老师是谁。”这在以前不可想象,比如几十年过去,许多人即使小学老师的名字,也不会忘记。但现在学生叫不出老师的全名,于高校几乎是普遍现象。这是因为,许多人上课或只是“点个卯”就溜之大吉,有的干脆让人代为考勤。即使课堂之上,有的地方也是一片“低头族”,课根本没有听进去,又如何分得清讲课的老师是谁,这样的背景下确实有一部分人,没法写出老师的全名。
大学固然需要一个宽松自由的治学氛围,但这并非可以没有压力。而宽松自由更应该在一定的底线之上,学生应该记得老师的名字,应该也是底线之一,既是尊重老师的底线,也是学习态度的底线之一。
前一篇: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势在必行
后一篇:好事怎样让大家都满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