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7-3钱江潮
钱夙伟
6月30日,浙江大学2017届本科生毕业典礼在紫金港校区举行。现场播放的视频里,不仅有毕业生代表和教师代表,最后更是出现了食堂厨师、宿管员、校医院医生、保安等5位后勤工作人员代表。(7月2日《钱江晚报》)
有毕业生说,毕业典礼的常规模式是,校领导拨穗、主席台合影、向导师代表致谢等,当在“感恩席”中发现有食堂大叔、宿管阿姨等人时很惊喜。而后勤工作人员通过大屏幕,在毕业典礼上说的话,让毕业生们纷纷泪奔。
其实,他们也只是说了平时一直在说的很日常的话语,如食堂大叔说的“按时吃饭”,但“这些最朴实的话,却最打动人”。如一位大学生所说,“其实大学四年,我们去食堂吃饭的时间并不多,和他们的交流可能仅限于——‘这个,一两饭,打包’,但听到‘按时吃饭’的时候还是很触动,有一种大家都关心你飞得高不高,而总有一些人关心你过得好不好的感动。”
无论是食堂大叔,还是宿管阿姨,与这些孩子们相处交流并不多,无论年龄还是文化,更有着巨大的代沟,却赢得了他们发自内心的尊敬。
“要记得按时吃饭”“注意身体,多多锻炼”,话语很简单,但正是真情的力量,打动了这些似乎总是桀骜不驯、自我至上的大孩子。
这让人想起了香港大学的“扫地老太”,82岁的普通老太太袁苏妹,她一生只学会写5个字,
44年如一日地为学生做饭、扫地,却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以表彰她“对高等教育界作出独特的贡献,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
教育本是传道授业解惑,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学生怎样做人处世。虽然食堂大叔、宿管阿姨,所做的也是再平凡不过的日复一日的后勤事务,但他们以自己的真情感染着影响着学生的心灵,也当之无愧为对学生最具影响力的“编外教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