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消弭“柜族”的无奈也是城市的责任

(2017-06-13 07:49:36)
标签:

集装箱村

分类: 时评
2017.6.13湖北日报
钱夙伟
消弭“柜族”的无奈也是城市的责任
       近日,重庆多地出现所谓的“集装箱村”,20余座住人集装箱排列在道路一侧,有的重叠成两层,每个集装箱面积约10平方米,住8人,日租6元,住宿价格低廉,主要针对外来务工人员,集装箱内外环境恶劣。(6月12日新华网)
       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干着最繁重的活,拿着微薄的工资,只能蜗居在低廉拥挤的集装箱里”,被冠以“柜族”的称号,听了让人心酸。
       实际上,这正是很多城市里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之差的一个缩影。即使不是住在“集装箱村”,很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宿舍也是拥挤不堪,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有些白天是工场,晚上当睡房,有些人长期居住在既不遮风也不挡雨的简陋工棚里,冬天寒风袭人,夏天蚊虫叮咬,不仅苦不堪言,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城市的房价太高,买房,于绝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只是一个遥远的梦。而随着房价的居高不下,住房租金也是水涨船高,一个在建筑工地上做活的工人,一个在高楼大厦里做保洁的大嫂,怎能负担得起租金呢?为了省点钱养家糊口,在酷暑里住工地、住活动板房,甚至住“日租6元”的集装箱,也就成了一种无奈下的必然。这种煎熬,不也是城市图景的一部分么?
       城市的大厦林立,夜晚的璀璨光辉,光鲜的背后有多少这样的困苦者?普通市民不清楚,城市管理者应该心中有数。有的地方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和大学毕业生的居住问题,兴建“一元钱公寓”,以象征性的一元钱房租入住,很受欢迎,这不就是一种很好的探索么?有的地方给农民工等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免费的无线网络,集中安排廉价食堂,定期免费赠送绿豆汤等消暑饮品,体现的不就是城市应有的温情么?
       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住房保障范围,为他们提供公租房等政策性住房,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体现的是一座城市的良心。人是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外来务工人员的聚集本质上是对城市的一种选择和支持。让他们拥有一个相对舒适的住所,就是为企业留住工人,就是为城市留住活力,就是一个城市人情味、包容性和吸引力的直接体现。天越来越热,再加上雨季又已到来,有条件的城市,不妨来一次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情况摸查,尽力解决问题,至少排除安全隐患。
消弭“柜族”的无奈也是城市的责任
让公寓的“阳光”温暖“柜族”
2017-06-14上海金融报
钱夙伟

  据媒体报道,近日,重庆多地出现所谓的“集装箱村”,20余座住人集装箱排列在道路一侧,有的重叠成2层,每个集装箱面积约10平方米,住8人,日租6元,住宿价格低廉,主要针对外来务工人员,而集装箱内外环境恶劣,很难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干着最繁重的活儿,拿着微薄的工资,只能蜗居在低廉拥挤的集装箱里”,这些外来务工人员被冠以“柜族”的称号,听了让人心酸。实际上,这正是不少外来打工者居住条件差的一个缩影。即使不是住在“集装箱村”,大多数企业的打工者宿舍也往往拥挤不堪,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有些白天是工场,晚上当睡房,有些打工者长期居住在既不遮风也不挡雨的简陋工棚,冬天寒风袭人,夏天蚊虫叮咬,不仅苦不堪言,而且还有安全隐患。“柜族”只是其中的一个“极致”。
  而这显然是出于无奈。如今的高房价,即使是二手房,于打工者来说,异乡再购一套住房根本不可能,而随着房价居高不下,私人房的租金也是水涨船高,打工者的收入本就微薄,支付房租后,又会有多少钱可供养家糊口?于他们,“柜族”虽然难熬,但“日租6元”无疑让其几乎把住的费用压缩到不能再低。
  不容讳言,外来打工者身处异乡,本来多有不便,再没有一个可以好好安身和休息的地方,不仅危害身心健康,也使他们难以有旺盛的精力投入第二天的工作,既影响工作质量,也极易造成工伤事故,甚至构成生命威胁。而且,对于举家外出的打工者,如此居住条件既剥夺大人的生活幸福,更影响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健康成长。
  现在,不少地方为解决外来务工者和大学毕业生的居住问题,为他们兴建公寓,只租不售,租金以保本为主。同时,还有网络、食堂等基础设施配套。如果说这样的公寓还让不少“柜族”这样低收入者“敬而远之”,那么,四川巴中市为夜宿城区街边屋檐的“蜗居”打工者,推出“一元钱公寓”,让他们只以象征性的一元钱入住,恐怕就没有人会再选择“柜族”。
  将外来打工者纳入住房保障范围,为他们提供公租房,改善居住条件,体现的是一座城市的爱心、包容和大气。当然,其意义远不止此。对企业来说,打工者有了安定舒适的家,有了舒畅的心情,才留得下来,工作时才出得了力;对政府来说,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外来工,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将避免人才流失,坚定他们扎根第二故乡,这对于当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乃至营造一个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都是有利的。
  显然,为外来务工人员“量身定做”地建造住得起的公寓,乃至“一元钱公寓”,让他们有个栖身之处、改善居住条件,应是政府的责任。或许,让公寓的“阳光”温暖更多外来工,包括“柜族”们,于当地政府是巨大的挑战。但是,如果真能负责任地面对,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