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11日春城晚报
特约评论员 钱夙伟
性骚扰的不良分子只是极个别,如此防范,即使有一定效果,成本也实在太大,动辄男女分开,无疑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近日,深圳地铁将设立“女性优先”车厢的消息引发热议。有观点认为这样会加剧本已紧张的公共资源,并且是一种变相的性别歧视。对此,提案人广东省政协委员苏忠阳回应,“女性优先”车厢不是强制专用车厢,而是培养女性优先搭乘地铁的文明习惯。(6月10日《新京报》)
每当天气越来越热,女性衣着越来越单薄,性骚扰高发,以“女性车厢”应对“咸猪手”,也成了热门话题。但以男女分开来防范性骚扰,在公共交通运量与运能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显然没有多少可行性。就算地铁分开了,那么公交车呢?推而广之,在所有可能拥挤的公共场所,比如不少商场,拥挤是一种常态,是否都一律男女分开?而且,有些场所的拥挤,可能随机出现,难道要视情况随时令男女分开?
对于性骚扰成瘾的某些不良男子,即使并不拥挤的场合,也有可能伺机伸出咸猪手,难道要不论拥挤与否,统统男女分开?而且,性骚扰并非只是男对女的单向,女子骚扰男子、甚至同性间骚扰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又当如何呢?如此防范,社会如何维持正常运转?
其实,性骚扰的不良分子只是极个别,如此防范,即使有一定效果,成本也实在太大,动辄男女分开,无疑是资源的极大浪费。比如,地铁男女分乘,将加剧很可能造成某些时段效率的不平衡,而这又必然让绝大多数乘客的利益,如时间、精力上受到损害。而于女性也不见得都是有效的保护,比如,现在车厢原本就人满为患,专门辟出一节“女性车厢”后,其他车厢肯定会变得更加拥挤,于这些车厢中的女乘客,遭受侵害的风险也会加倍。
实际上,防范性骚扰,完全可以也应该采取主动积极的措施,其一,加强教育,树立防范意识,对骚扰行为大胆揭露;其二,在公众密集场所,加强巡查,一经发现,及时查处。如此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必将减少乃至杜绝性骚扰的发生。与“女性车厢”的消极防范相比,这样的积极防范,才是遏制性骚扰的根本之计。
有意思的是,提案人回应称,提案中的“女性优先车厢”不是强制、专用的车厢,而是倡导文明乘车。如果不是“强制、专用”,又有多少约束力?恐怕提案人自己都底气不足,那么,“女性车厢”还是算了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