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2南国早报
□浙江 钱夙伟
市郊非法燃气充装窝点藏身在废旧工厂内。
近年来,南宁部分地区不断出现非法燃气扰乱市场现象,有关部门长期组织力量打击治理,却屡禁不绝。这些非法燃气是从哪里来的?4月中旬,记者与南宁市燃气协会工作人员一起,以快递员、外卖小哥、电力工人等身份,进行长达两周的蹲点、跟踪、暗访,终于找到了一个位于市郊一废旧厂房里的大型非法燃气充装点,在联系有关部门进行查处后,揭开了非法燃气背后的灰色链条。(相关报道见本报昨日A4、A5版)
无论是记者还是作为行业协会的南宁市燃气协会,其实都是在代行监管执法部门的职责。如果不是他们长达两周的蹲点、跟踪和暗访,这个非法燃气链条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暴露。虽然“有关部门长期组织力量打击治理”,但眼皮子底下存在盲点,却是不争的事实。
事实上,如果监管到位,这个大型非法燃气充装点早就应该被发现并及时制止。除了相关部门监管不力,这一事件还暴露出,从社区到街道属地管理的失职。本来,这应该是安全管理中重要的一环。比如这个非法充装点,除了为两个正规的燃气经营店送货,还为多个非法燃气点送气,而一些城中村水店偷偷经营充装点运来的液化气,这些都在社区、街道的管辖范围,那么,何以就浑然不知?
赶到现场对该非法燃气窝点进行处理的,有燃气管理处、质监、安监、公安、消防等多个部门人员,这尤其值得反思:那么多部门,何以就管不住非法燃气?显然,真正的亡羊补牢,是确保常态化、制度化的监管落到实处,任何一个环节上失责都应依法追究责任。唯有如此倒逼,打击治理非法燃气才会既有力又有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