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春节加点糖

(2017-02-25 17:23:23)
标签:

春节

分类: 散文随笔

给春节加点糖
2017年2月4日联谊报>钱塘听潮
钱夙伟

给春节加点糖
  对我来说,过年是一年越一年地乏味了。
  于是,每当过年,我总要怀念起我的母亲。她过了60多个年,但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年,仍充满了对过年的热望,仍把这个年过得极有滋味。
  离过年还有很多天,母亲就在翘首期盼着在外工作、读书的儿女们归来了,照例以磨粉来拉开过年的帷幕。那时我家有一个磨箱。磨米时母亲一手把磨杆,一手放米,极均匀,磨出的米粉也极细极白。我们兄弟几个轮流推磨,有说有笑,其乐融融。现在超市里速冻的汤圆、水饺应有尽有,既方便又快捷,但是,过年的情趣本身就融汇在这一过程中,如今一舍弃,就像看一出戏,匆匆直奔结尾,不是令人很索然吗?
  过年,是国人历来看重的美食文化的又一次弘扬,年夜饭理所当然地成为过年的重头戏。在我家,这是母亲高超的烹饪艺术的精美展现。当然,若依现在的眼光,不过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水准吧。但是那种痛快、知足的心境,是时下那些珍馐佳肴都吃腻了胃口的土豪能“品尝”到的吗。当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节日里的吃喝于当下确实已并不重要甚至并不必要,况且因为交通方便快捷,饮食上的地域特色日渐式微。也因此,吃喝之于过年的重要,也只能成为我们这辈人的亲切回忆了。
  那么,过年还剩下什么呢?即使据称成了新年俗的央视春晚,于不少人也只剩下吐槽的乐趣。这让我想起母亲在世时,即使隔壁邻居一台黑白电视机也让她兴趣盎然流连忘返,如今想来,真让人伤心。却不料转瞬间,最具诱惑力的已是几乎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然而,当“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手机连通了世界,但阻隔了亲情”。如今过年,究竟是现代文明还是现代浮躁的舞台?
  当然,让人鼓舞的是,过年,让每个人都忽然变得彬彬有礼很有教养,仿佛世界一下子充满了爱。比如互相见面必道“恭喜发财”,不论生意人还是文化人,都一副正儿八经的样子。这让我想起孩提时,吃过年夜饭,提着母亲给买的小灯笼,一边天井弄堂、屋里屋外地照,一边唱着“猫啊来,狗啊来,铜钿银子滚进来”。但这只是一种儿戏,当然不可能有如今比如初五“迎财神”炮仗放得惊天动地中,那种对发财的认真和虔诚。而越来越上档次的礼尚往来中,隐伏着回报的算计,也心知肚明。而当过年附着了如此“实在”的内容,那微笑和客套是否还能很自然?
  记得孩提时大年初一醒来,总能在枕头下摸到几粒母亲特意在除夕夜放入的糖果,这“一年甜到头”的深情总让人感到温馨甜蜜,而且陪伴一年的始终。于是想,过年的主题还是传统点好,糖果于今或不值钱,但其中蕴含的真情,却是当下的稀缺品。否则,年味的淡去,“洋节”的流行,又能奈何?不是吗,无论是节前的圣诞节,还是节后的情人节,其风头,尤其于年轻人,早已盖过了过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