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更多的年轻人乐意当“工匠”

(2017-02-24 09:00:29)
标签:

工匠

分类: 时评

2017-02-24市场星报
▋钱夙伟
让更多的年轻人乐意当“工匠”
       在昨天厦门市金华达职业培训学校组织召开的2017年特种作业人才校企专场招聘会上,企业求贤若渴,目前企业最缺的就是焊工,其次是电工,各家企业需求量都不小,“来一个要一个”。但是愿意做这类工作的工人,并不多。(2月23日《海峡导报》)

       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技工都是一个企业最主要的人力资源基础。技工也就是所谓的“工匠”,干的不仅是体力活,而且大凡都有相当的技术含量,因此,“工匠”不仅是劳动力,也是技术人才。一支稳定的有素质的“工匠”队伍,对于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或缺的支撑力。现在就业市场面对“工匠”的僧多粥少,显然令人担忧。

       虽然“工匠”也在不断“吃香”,但也应当看到,尤其是年轻人,“愿意做这类工作的工人”依然并不多。而连“工匠”都没人愿当,又谈何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应该说,现在技工的待遇并不低,比如“焊工工资至少4000元打底,做久了月薪甚至可以到8000多元”。影响年轻人投身“工匠”队伍的一个主要障碍,恐怕还是“白领情结”,以为白领才是人生的梦想,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一种观念,几乎是一种难以改变的社会时尚。于是,不论是否适合,都要争相挤进大学的校门。而谈到“用工荒”,人们都把目光指向农民工,或者说是“人口红利衰减”,似乎城市本身是不用培养工人的。这种人才价值观念的错位,其后果必然是技术工人的奇缺。

       因此,当“金领”“白领”岗位的竞争依然激烈,聘用的门槛因此不断增高,却千军万马仍然在往这独木桥上挤的时候,尤其需要既有物质层面,更有精神层面的正向激励,让更多的年轻人对自己的职业前途做出理性务实的选择,打破“工匠”被视为“没出息”的顾忌,努力学习和掌握一技之长,乐意潜下心来做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的现代工匠。
 
让更多的年轻人乐意当“工匠”
2017年2月24日劳动午报       

□钱夙伟

       在昨天厦门市金华达职业培训学校组织召开的2017年特种作业人才校企专场招聘会上,企业求贤若渴,目前企业最缺的就是焊工,其次是电工,各家企业需求量都不小,“来一个要一个”。但是愿意做这类工作的工人,并不多。(2月23日《海峡导报》)

       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技工都是一个企业最主要的人力资源基础。技工也就是所谓的“工匠”,干的不仅是体力活,而且大凡都有相当的技术含量,因此,“工匠”不仅是劳动力,也是技术人才。一支稳定的有素质的“工匠”队伍,于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或缺的支撑力。现在就业市场于“工匠”的僧多粥少,显然令人担忧。

       应该说,现在技工的待遇并不低,比如“焊工工资至少4000元打底,做久了月薪甚至可以到8000多元”。影响年轻人投身“工匠”队伍的一个主要障碍,恐怕还是“白领情结”,以为白领才是人生的梦想,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一种观念,几乎是一种难以改变的社会时尚。于是,不论是否适合,都要争相挤进大学的校门。而谈到“用工荒”,人们都把目光指向农民工,或者说是“人口红利衰减”,似乎城市本身是不用培养工人的。这种人才价值观念的错位,其后果必然是技术工人的奇缺。

       因此,当“金领”、“白领”岗位的竞争依然激烈,聘用的门槛因此不断增高,却千军万马仍然在往这独木桥上挤的时候,尤其需要既有物质层面,更有精神层面的正向激励,让更多的年轻人对自己的职业前途做出理性务实的选择,打破“工匠”“被视为没出息”的顾忌,努力学习和掌握一技之长,乐意潜下心来做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的现代工匠。

 

让更多的年轻人乐意当“工匠”
2017年02月24日沈阳日报   
□钱夙伟

 

  在年后的几场招聘会上,企业普遍反映最缺的就是焊工,其次是电工,但是愿意做这类工作的工人并不多。要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以更快的脚步迈向世界,大国制造急迫地呼唤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需要大批的“工匠”作为支撑。虽然“工匠”“吃香”,但我们必须看到,“愿意做这类工作的工人”,尤其是年轻人,依然不多。“工匠”都没人愿意当,又谈何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影响年轻人投身“工匠”队伍的一个主要障碍,恐怕还是“白领情结”——以为白领才是人生的梦想,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于是,不论是否适合,都要争相挤进大学的校门。而谈到“用工荒”,人们都把目光指向农民工,或者说是“人口红利衰减”,似乎城市本身是不用培养工人的。这种人才价值观念的错位,其后果必然是技术工人的奇缺。

  因此,当“金领”、“白领”岗位的竞争依然激烈,聘用的门槛不断增高,千军万马仍然在往这独木桥上挤的时候,尤其需要既有物质层面,更有精神层面的正向激励,让更多的年轻人对自己的职业前途做出理性务实的选择,努力学习和掌握一技之长,乐意潜下心来做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的现代工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