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3日华商报
钱夙伟

小静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家长供图)
“快帮帮我们吧!我女儿从宿舍高低床摔下后,昏迷20多天,住院一个多月,花销近20万。亲戚朋友的钱都已经借一遍了,可学校却扣着师生的4万多爱心捐款迟迟不给!”12月19日晚,映象网接到河南省淮阳县齐老乡陈先生的求助电话。(12月22日映象网)
据称学校卢校长反复强调,虽然事情发生在学校,但摔伤的陈小静并不是从宿舍高低床上摔下来,而是她本身应该就有某种病,突然晕倒后从床上滑下来的。因此,这并不是意外事故。至于学校师生的4万多元捐款,卢校长说“并不是说学校不给他们,而是他们不愿签这个免责协议,不签协议,捐款是不可能交给他们的。”
这真是岂有此理。即便是学校无任何责任,无论顾及家长的心情,还是人之常情,现在都不是界定责任的时候,如今学生昏迷20多天,还在重症监护室急等“救命钱”抢救,校长却以爱心捐款相要挟,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撇清自己的责任,把孩子的安危放在一边,更不惜伤害和刺痛家长和学生的感情,真是令人心寒。
“免责协议”让本应纯洁的师生关系扭曲了、庸俗化了,爱心捐款居然成了逼家长“就范”,承诺放弃追究校方责任的筹码,如此冷漠无情,折射出的是现行教育中千百年来绵延不绝纯洁高尚的教育温情的沦丧与流失。
其实,这样的“免责协议”并不会产生免除任何一方责任的法律后果。校方应该有这样的法律常识。但当师生关系变成了以老师为中心,以老师为本,校方就不会把自己放在与家长和学生平等的地位,把纠纷处理纳入法治的轨道,而是凭借学校的优势和强势,把“免责协议”强加给学生和家长。
社会转型变革对教师的负面影响,于这份“免责协议”中暴露无遗。为人师表的老师如此自私,教育出来的学生,还能合格健全吗?据称事故发生后,淮阳县教育局成立调查组核实事故的相关情况。但其实教育局现在更应调查的,是免责协议。而且,凭着这份师德沦丧的免责协议,就完全可以先把这位校长的职务给免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