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6日呼和浩特晚报
●钱夙伟

该店大门处的失物认领柜
几天前,张彬在自己经营的餐饮店外建了个“失物认领专柜”,曾多次丢失物品的他对失主的心情深有体会。“设置这个专柜,就是为了给失主提供一个寻找失物的平台,也鼓励那些捡到物品的人们拾金不昧,把物品交到专柜供人认领。”张彬承诺,凡是向餐厅送交失物的人都可以获得3张爱心便餐券,可随时来免费就餐。
当然,捡到失物后,也可以交给警方,但“我们店在大路旁,人车流量大,特别是很多出租车司机,经常会捡拾到遗失物。我们是24小时营业,拾物者和失主随时都可以来送交或认领”。“失物认领专柜”无论于失者和拾者,都提供了方便。
虽然这是民间设置的“失物认领专柜”,但因为有严格的操作程序,而且置于公开和透明之下,比如“店家有专人负责记录和收取。为了防止遗失物被‘私吞’,接收专人会向拾物者出具一张收条并及时反馈认领信息。为保证遗失物品的安全,失物认领专柜装有摄像头,实行
24 小时监控。整个送交和认领过程有专人记录,所有资料可供社会各界查询和监督。”都足以让失者、拾者信任和放心。
而且,“作为鼓励,他们会向每一位送交遗失物的好心人赠送3张爱心便餐券,每张价值8至15元,可到店选用炒饭、面条等便餐。”现在拾物者的报酬还缺乏依据,许多拾物者索要“好处费”引起争议,店家的这一措施既是对拾金不昧行为的奖励,也让拾者的付出有一定的补偿。这显然有利于弘扬拾金不昧的传统价值观,激励和引导人们向美、向善。
“失物认领专柜”被证明是有效的,比如“自4月28日起至今,‘爱心公益专柜失物登记表’已经登记了6栏,遗失的物品从水杯、衣服、运动帽到各种证件都有,其中两件已经由失主领回。”
“失物认领专柜”显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比如这个柜子是他们自掏腰包花费3000余元安装的,而且还将付出一笔不菲的管理成本和奖励支出。现在的问题是还需要进一步规范,而这显然需要有关方面,比如警方的介入和主导。如此,“失物认领专柜”才有可能持续和有序地运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