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程“烂尾”别一味强调客观因素

(2016-02-28 17:17:48)
标签:

工程

烂尾

责任追究机制

分类: 时评

2016-02-28南国早报    
□浙江 钱夙伟

工程“烂尾”别一味强调客观因素
图为正在建设中的兴安北站进站公路。 南国早报记者 邓振福摄

       近日,有网帖反映称,兴安县高铁站兴安北站已开通两年,但进站公路至今没修好。2月25日,兴安北站连接线公路建设指挥部回应,主要是资金、天气、征地和施工难度等原因影响施工进度。(相关报道见本报昨日A15版)

       该工程于2013年8月正式动工,原计划2015年8月通车。现在公路建设指挥部称,“如果天气好的话,预计今年7月份可完工”。且不说这个“预计”还要“靠天吃饭”,即便“预计”能够实现,也已超过预定的工期近一年。这对于一个本来只有两年工期的工程来说,显然属于严重超期。

       报道中,指挥部指挥长说,他很理解网友和群众希望早日修通此路的心情。其实,网友和群众需要的并不是“理解”,而是完成当初的承诺。按照工期,本来就不存在“希望早日修通此路”的问题。

       指挥长还列举了资金、天气、征地和施工难度等影响施工进度的原因,其实,在当初设定工期的时候,这些因素显然是应该考虑在内的。这不过是基本的常识。另外,“投资2.5亿元对一个县的财政来说压力不小”的解释也缺乏说服力,难道这样一个连接高铁站、关乎群众出行的重点工程,还要边开工边“找米下锅”?

       对于工程“烂尾”,问题恐怕还是出在责任追究机制上。如果工程延期与相应的处罚“绑”在一起,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客观因素就可以“过关”,这个工程即便超期,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超期近一年。而且,让人担心的是,现在重新“约定”的完工日期,并不“保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