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26日皖江晚报
□钱夙伟

最近,凉山州金阳县出台了《金阳县人民政府关于遏制婚丧事宜高额礼金和铺张浪费之风的实施细则(试行)》文件,以10条刚性规定遏制婚丧高额礼金和铺张浪费之风,比如:婚嫁礼金总额不超过6万元;婚嫁中送亲接亲车辆不得超过6辆……普通群众也得遵照执行。
据了解,当地婚嫁相互赠与高额礼金和婚丧办理铺张浪费问题,让当地民众不堪重负。然而,这一“新政”虽有现实针对性,却并没有找准“病因”,明显是开错了药方。婚丧喜庆活动近年来逐渐异化成畸形的人际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近年来官场风气的恶化,不少官员利用所谓礼尚往来以及婚丧喜庆大操大办借机敛财,实质上是以权敛财,助长了民间请客送礼大办宴席的风气。因此,合理控制“人情”消费,首先应着力于对权力进行有效地监督和制约。
于“高额礼金”,这一“新政”也既不能治标,更遑论治本。“高额礼金”其实凸显出性别结构失衡,而这显然并非是一纸红头文件就能改变的。问题更在于,以“红头文件”强势“叫停”“高额礼金”包括婚丧在内的大操大办,于政府有“越权”之嫌。比如虽然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但婚姻彩礼、操办属于民间风俗,若是双方你情我愿,在均自愿的前提下进行,如果公民个人并未提起诉讼,他人无权进行干涉。尤其“在倡导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的形势下,政府的决定都必须于法有据。”而这一“新政”违反了现行婚姻登记条例的规定。而且,如此具体数额的规定,也不具可操作性。
遏制婚丧高额礼金,政府应当有所为而不“越权”、“越位”,更多的应是在引导和服务上着力,比如从根本上解决男女比例失衡、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而这显然比出台这样一个所谓“新政”难得多。“红头文件”治“高额礼金”,说到底,除了懒政思维作祟,更凸显出不少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观念依然淡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