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稿通知”何以能骗到大学教授的钱?

(2015-11-22 18:55:01)
标签:

期刊

质量

论文

用稿通知

版面费

分类: 文化

2015年11月22日烟台晚报
钱夙伟

“用稿通知”何以能骗到大学教授的钱?
  近日,广西某大学教授徐先生感到有些郁闷,他前日收到北京大学学报的用稿通知,他便根据通知上的账号汇去600多元,不料汇款后发现此账号为私人账号,一番了解后方知被骗。(11月21日《南国早报》)
  “用稿通知”本来只用于告知作者稿件被录用的信息,但现在“用稿通知”还是一张缴费通知。用稿没有稿费,作者付出的劳动得不到报酬,这也罢了,却反而还要倒贴钱,这似乎不合情理,却是现在的通则。
  现在的学术期刊,基本上就是靠这样的所谓评审费版面费赚得盆满钵满,而且由于“供需”倒挂,即使付费刊登,还有可能要排队等候。现在骗子冒充的是堂堂“北京大学学报”,而且所收“评审费价格不高”,这位大学教授当然欣然掏钱。
  据介绍,不少行骗者抓住部分人发论文评职称、完成年底考核等需求,给这些潜在客户邮寄仿真度极高的信函,一些人没有仔细核实便给对方汇钱,从而踏入陷阱。骗子固然可恶,但更值得反思的是,靠缴付“评审费”“版面费”上稿的论文,会有多少含金量?靠“评审费”“版面费”生存乃至牟取暴利的刊物,有多少学术价值?诸如这位受骗的大学教授这样买“用稿通知”,已经让人见惯不怪,从中折射出的是一个沉重的现实:我们的科学研究,掺入了太多的功利目的,以至过分的势利,也正因此,大多论文是在做无用功。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曾披露,中国现在有两个世界第一。一个是研发人员,超过美国;一个是近年来我们科研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也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但是这些论文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的100位之后”。
  曾有报道,有98%的中国来稿被美国《科学》拒绝刊载。显然,只有摒弃付费刊登,我们的期刊才会有这样的“傲气”,而只有以质量为录用标准,真正的优秀论文才有可能脱颖而出。靠“用稿通知”骗钱的闹剧,也才能终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