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牛郎织女”何以没为“故乡”挣来财富

(2015-08-21 18:24:42)
标签:

牛郎织女

郧西县

七夕

故里

故乡

分类: 时评

2015年8月21日燕赵晚报
□钱夙伟

 http://photocdn.sohu.com/20150820/Img419283628.jpg

 郧西县城七夕广场的织女塑像。 刘希平 摄

     “七夕在中国,天河在郧西!”这是湖北省郧西县为宣传自己是“牛郎织女”故里而喊出来的响亮口号。8月20日,这个国家级贫困县举办了第六个“七夕”文化旅游节。(8月20日《法治周末》)

       六年前,郧西县请专家论证其为“牛郎织女”故事发源地后,一场借助“七夕”推动旅游立县的造富行动随即展开。该县修建了七夕广场,铸造了世界第一大铜牛,修造了世界唯一的人造月亮,还耗资数百万元给牛郎织女、王母娘娘塑像,并号称要打造占地1000余亩的世界婚博园……六年后,曾力推七夕节的原县委书记胡俟因涉嫌严重违纪,被湖北省委纪委立案调查。而占地1000余亩的世界婚博园,至今仍未动工,杂草丛生。

       这其实是必然的结果。“牛郎织女”是美好的传说,关于故事发源地,河南鲁山、山西和顺、山东沂源等地早就争执不休,而且郧西县所谓的“牛郎织女”故乡之说,本来就牵强附会。多地争夺,便弱化了“牛郎织女故里”的影响力。何况,一对传说人物,对游客会有多少的吸引力?

       也因此,争得传说名人故里或者故事起源地之后,大多要千方百计化虚为实,大兴土木,比如郧西县建了一个个人造景点,索然无趣。当地人已经醒悟:“钢筋水泥打造的人造景点很难持续吸引人,发展旅游还得有真实的‘家底’。”

       确实,打名人牌,固然是发展旅游经济的一条捷径。但是心态浮躁,好大喜功,尤其是政绩冲动之下匆匆上马的“新古董”,成为劳民伤财的工程。“牛郎织女”不仅没有为“故乡”挣来财富,“牛郎织女故里”反成了砸钱烧钱的无底洞,牛郎织女纯洁美丽的形象因此蒙羞,又让人情何以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