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掐尖”让高校露出功利嘴脸

(2015-06-30 18:02:22)
标签:

生源

微博

高分

执信中学

功利

分类: 时评

2015-06-29新华网
钱夙伟
“掐尖”让高校露出功利嘴脸微博截图
“掐尖”让高校露出功利嘴脸

2015年6月25日,在执信中学的高分考生采访中,记者就亲眼目睹了清华、北大两大名校争抢一名理科高分考生的激烈场面。广州执信中学,清华北大招生老师争相拉高考全省理科前十、执信中学叶彤和自己商谈录取问题,甚至将她逼到墙角无法走动。摄影:冯宙锋


       每年高招,各大名校争取优秀生源都是常态,但6月28日清晨,北大、清华四川招生组公然在微博开撕,互相指责对方不正当抢生源,包括电话“骚扰”文理科前十报考学生、称对方“欺骗”,以及“拿钱诱惑”等等,引来网友围观。然而不到三个小时,双方上述微博悉数删除。微博虽然删除了,但此事引发的网民热议仍在继续。

       其实“掐尖”早已成为每年生源大战的关键词。形形色色的大手笔,比如巨额奖学金之类,让人见惯不怪。当然,学校也不会做赔本的买卖,因为羊毛终究还是出在羊身上的。

       或许,重奖以及优惠录取政策固然能挖来尖子生,甚至有可能把所有的状元“一网打尽”。但是,尖子生就真的值这个价么?高分考生乃至高考状元才中学毕业,只是在一场考试中拔尖而已。过分的“优惠”,会让他们失去平常心,乃至有可能对他们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反而不利于成长。这已有许多前车之鉴。显然,给高分考生一个正常的教育和培养环境,才能让他们的潜能得到更好发挥。

       舆论抨击高校人文精神缺失,称如今已经很难感受到昔日骄人傲世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氛围。确实,当你与享受重奖和优惠的学子同为校友,时时感受着金钱与考分如此赤裸裸的密切挂钩,又会生发出怎样的思想与精神?

       固然,开出种种诱人的优惠与奖励,争抢优质生源,可以借此大大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可能在保证办学质量上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实际上,在很多高中、初中、小学招生中此类做法早已屡见不鲜。但是,无论如何,掐尖应该适可而止了,如此“优惠”上的拼比,显然将更加放大其负面效应。且不说“掐尖”引发的“掐架”让高校斯文扫地,问题更在于如此“掐尖”将干扰公平的招生秩序,而引向无序竞争。说到底,所谓“掐尖”,有辱斯文,有损形象,而更让人忧虑的是,自己如此功利,又会将学生引向何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