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门就能换来验收过关吗?

标签:
武汉市文明城市武汉封门弄虚作假 |
分类: 时评 |
2015年1月1日江海晚报
□钱夙伟
日前,有网友爆料武汉工大路小吃街为应对上级检查,遭木板统一封门。微博图片
昨日,工大路小吃街部分店面已重开。王伟凯 摄
日前,一张题为“武汉为创文,小吃一条街被木板封门”的照片在网上流传。照片显示,一排挂有“肉夹馍”、“卤肉饭”等招牌的店铺,被一列整齐的木板封住。一名店铺老板娘称,大概是十天前,公司发出通知,要求在12月20日到31日暂停营业。“大家都说是要应对几天检查。”(2014年12月31日《南方都市报》)
据悉,从2014年12月21日开始,有关部门对武汉展开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验收审核。显然,即使武汉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验收审核因此过关,其中也必定有水分。对有关部门的检查,武汉市早已做好相应的准备和“防范”,做足了表面文章,有关部门看到的其实只是假象。
荣誉的虚假暂且不论,问题还在于,如果被这失真的现状蒙蔽,而未采取相应的举措,比如“肉夹馍”、“卤肉饭”等店铺封门,显然是因为存在诸如“卫生环境不达标”等有可能影响验收达标的问题,而因为本来就是“避风头”的封门,验收过关后重新开门必然依然如故甚至更不把食品卫生当回事,这样的验收过关,岂非反而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如此打过招呼后的检查验收,已成了时下的“潜规则”。而打了招呼再去检查验收,不过是虚与应付,自欺欺人,其结局虽然皆大欢喜,但于现状的改变,有害无益。比如武汉因为提前做了“手脚”而“荣膺”文明城市,那么除了文明城市的贬值,武汉的文明城市建设并无改观甚至恶化,更助长弄虚作假之风,实在是后患无穷。
据称武汉市对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高度重视”,10月14日武汉市召开创文动员部署大会,但这显然是为从12月21日开始的验收审核加紧做最后的准备和“防范”,其中就包括小吃一条街封门的“紧急应对”措施。
也因此,必须追究的是,验收审核的时间,是有关部门先告诉了武汉市,还是武汉市通过相关渠道而预先得知,期望有关方面查个水落石出,给公众一个交代。否则,诸如此类形式主义的“验收审核”,只会更加肆无忌惮,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