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北大读技校具有示范效应
标签:
周浩技校高级技工示范效应技能人才 |
分类: 时评 |
2014-11-18 北京晨报
钱夙伟
据去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显示,中职生就业率超过95%,已经高于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率。而西安的北大毕业生卖肉、扬州的留德博士开餐馆,如此人才的倒置和错位,近年来已是层出不穷。
人才价值观错位的另一个后果,则是技术工人的奇缺,尤其是高级技工,在目前中国的技工队伍中只占5%,而在发达国家则是35%。高级技工后继乏人趋势更是日益凸现,在许多工厂里,有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已经无人生产。若干年后,我们将面临靠谁来生产、制造“中国制造”的尴尬,并非危言耸听。据分析,当现在不少地区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产业发展拉升了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技能人才将持续供不应求。
显然,理性地选择今后的职业方向,既是现实社会人才结构的需要,更是让自己价值最大化的需要,“蓝领”同样能够创造辉煌、超越平凡,比如倪志福、徐虎这样的老一代“著名蓝领”创造的非凡业绩,人们至今记忆犹新。
也因此,周浩的选择对许多高考生有着很好的借鉴乃至示范的作用。既然一个有序的社会,永远需要不同的社会分工,而不同职业都是平等的,那么,就不必受陈旧面子观念的束缚,如乔布斯所说:“成就一番伟业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自己的事业!”无论读大学还是读技校,最适合自己价值的发挥,才是最好的选择。也只有自己热爱的事业,才可能成就伟业,实现自己价值的最大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