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老人可领工资”值得推广

标签:
老人失能养老护理员子女工资 |
分类: 时评 |
103岁的陆盘珍老人与负责照顾她的侄孙汤建国。
对此,有人提出“照顾自己的父母,政府为何还要给钱”的疑问,有关方面认为,许多特困家庭老人的子女是下岗失业人员,迫于生计,他们必须起早贪黑地在外面打工,让他们在家照顾老人,生活将更加无以为继,因此,解决这些困难老人的养老,出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于政府责无旁贷。
这也是老有所养的现实需要。比如南京,有120多万名老人,8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完全失能的已过半,失能、半失能比例达到了62.4%。98%是居家养老,约需居家养老护理员4.3万人,而目前全市持证上岗的专(兼)职养老护理员只有3000人,养老护理员缺口达4万人。让子女在家照顾生活困难老人,显然可以弥补这一巨大的缺口。
按现在的补贴政策,城镇“三无”、农村“五保”人员;低保及低保边缘的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70周岁及以上的计生特扶老人;百岁老人等“五类老人”可以申请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子女婿媳愿意在家照顾这五类老人,每月可领取政府发给的300元或者400元的“补助工资”。相比于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外面辛苦打工每月也就挣个一两千块钱,除去交通、吃饭等成本,最后实际上没剩多少,这份工资,还是实实在在的。
解决养老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理应起到主导的作用。南京开启“照顾老人可领工资”的养老新模式化解养老难题,又为子女创造了尽孝心的条件,使老有所养逐渐落到实处,这种做法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