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遗址将变身会所 谁导演了文保的尴尬与荒唐?

标签:
金中都青年湖公园遗址皇宫文物保护 |
分类: 文化 |
2014年9月17日华商晨报
□钱夙伟
记者近日拍摄的荒废近20年的“青年湖公园”。
即将开工建设的“金中都项目”规划图。
荒废近20年的青年湖公园终于有了进一步消息。一家深圳房地产公司购得其开发权——这座近千年的皇宫遗址将由“烂尾楼”再度变身为“会所式高端商务办公区”。记者近日获悉,考虑到青年湖公园是京城唯一一片金代皇宫遗存物,西城区政府拟斥资回购,开辟为“鱼藻池公园”,但未果。这个名为“金中都项目”的房地产项目即将开工。(9月16日《北京晨报》)
青年湖公园是南城百姓熟悉的游泳场,也是800多年前的金朝皇宫遗址所在地,所谓“金中都”——北京作为首都的历史就是从金朝开始的。虽已荒废近20年,青年湖公园的门口处还镶嵌着“金中都太液池遗址”铜牌子,并注明“1984年公布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金中都”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不言而喻。
2010年后,鱼藻池易主,经过3年的项目运作,一个新的房地产项目——“金中都项目”即将诞生,而定位是高端商务办公区和会所,“打造具有皇家气质的高端商务办公区”。虽然规划中也有保护举措,但如“西城区文化委员会”主任孙劲松所说,这是一个将错就错的方案。所谓“会所式商务办公区”,根本就是“私人专属”的代名词,即便鱼藻池恢复了,老百姓也难有机会一睹它的风采。
令人不解的是,本来作为文物保护单位,根本就不容许进行这样的商业开发,然而现在,“由于开发商是依法获得土地使用权,‘金中都项目’实施似乎势不可挡”,千年皇宫遗址变会所已经铁定。显然,这当中缺位的,是负有文物保护主导责任的政府。据称政府部门也想“亡羊补牢”接手这个烂尾项目,只是“苦无资金”,项目多达2亿元的欠债,让当时的宣武区政府无力承担,于是眼看这个盘踞故都遗址上20年之久的鬼楼烂尾,成为开发商赚钱的工具。
然而,2亿元固然是巨款,但于“金中都”遗址的价值孰轻孰重?如果以政府的资源和手段,运作2亿元的资金难道真的就毫无办法?实际上,即使是已呈泛滥之势的“假古董”,作为城市的所谓形象工程,从来都是不差钱地投入,真正需要保护的,即使是已处于濒危状态的宝贵遗产,却就是那么“差钱”?
还需要追问的是,一个挂牌保护整整30年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是如何落入开发商之手的?1994年,这个北京市民的大众体育场沦为房地产项目,开发商在湖心岛上建起11座小别墅。工程随后烂尾,当时从这笔交易中得到了怎样的“好处”?实际上,现在2亿元的欠债,正是当年这笔违法交易的恶果。显然,当现在只能“将错就错”,那么,谁对当年的“错”、谁对现在的“将错就错”负责,不能是一笔糊涂账,否则,如此文物保护的尴尬与荒唐还将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