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乞丐社会悲剧零钞社会公平 |
分类: 时评 |
2014年09月17日华商报
■钱夙伟
深谙当今社会通行规则
2014年9月17日北京晨报
钱夙伟
上午她跪在街头,磕头祷告,中午,她转身坐在餐厅啃起了鸡爪。上午他是为照顾患病父亲乞讨的儿子,中午他来到奢侈品商店挑选着精致的腕表。他们都是聚集在河南省郑州市繁华区域的一个特殊群体。(9月16日央视《新闻1+1》)而北京也曝光了一乞讨老人经常提着大袋零钞到邮局汇款。老人每月往老家寄一万元钱,多则两三万,并以此为家里盖了两层楼房。
“零投入、高回报、月薪进万、工作时间自由掌握、上班地点一线城市、车水马龙的交通要道、毗邻地铁高楼大厦、黄金地段、自由选择、不用注重自己的仪表,甚至越艺术家越好,不用担心自己的学历,甚至越草根越好,这样的职业,你愿意干吗?”这是网上对职业乞丐生活的总结。
当然,即使是“职业乞丐”,也要维护他们的乞讨权利,给予乞讨的自由。但是,如果并非确无生存能力,这样的乞讨,显然有悖公序良俗,人们通常总和好逸恶劳联系在一起,为人所不齿。
事实上,一般不愿到救助站接受救助的乞讨者,大凡是“职业乞丐”,因为他们把乞讨当作收入不错的“职业”,甚至把乞讨当作致富的手段。如此的快速致富,得来全不费功夫,但这是以人格尊严为代价。
连自己的脸面都已不要,本来应该让人唾弃,又怎么可能成为致富的手段?可悲的是,如此的悖论,于当今社会,却似乎已经“捋平”乃至顺理成章。且不说贪赎、不法之类,出轨、出格、出位,不顾羞耻地炒作自己,几乎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成为社会“红人”乃至一夜暴富。
也因此,所谓“不用担心自己的学历,甚至越草根越好”的“职业乞丐”,其实深谙当今社会的通行规则。实际上,“红肿之处,艳如桃花,糜烂之时,美似乳酪”,已成为不少人的审美和价值取向,正是这样一种社会氛围,让种种的社会不公,让人们见惯不怪,也因此大行其道。
鲁迅在说到悲剧的定义时说,悲剧即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而这些“白天跪地乞讨,晚上喝酒吃大闸蟹”的“职业乞丐”,无疑也是在上演一出悲剧,是在把社会公平毁灭给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