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偌大北京是否还能保留一个百年澡堂

(2014-09-16 07:08:15)
标签:

澡堂

浴池

澡堂子

李莲英

鑫园浴池

分类: 文化

偌大北京是否还能保留一个百年澡堂
2014年09月16日中国青年报 
钱夙伟

偌大北京是否还能保留一个百年澡堂
客人在搓澡。近日,百年历史的鑫园浴池宣布将关张。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摄

 

  对于许多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在澡堂泡泡澡、搓搓背,几个老熟人喝喝茶、聊聊天,是一件很惬意的事,甚至不可缺少。近日,距今已有百年历史的鑫园浴池贴出告示,“由于水、电、煤气及各类经营成本上涨,导致浴池经营每况愈下,将于9月20日起全面停业”。浴池负责人表示,浴池将改为客栈。(《新京报》9月15日)

  鑫园浴池是北京最早出现的浴池之一,原名“鑫园澡堂”,始创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1909年),距今已有100余年历史。“浴池最初的创办人是清朝大太监李莲英的义子李福庆。老佛爷给李莲英的钱,李莲英就给了义子,最后都投在这澡堂里了。”“鑫园澡堂”在老北京名噪一时,很有影响力。1956年,浴池公私合营变成了“国企”,直到现在。

  虽然历经百年沧桑,但这个澡堂依然保留着原来的味道,被北京人视为老澡堂子的代表,这本身就已让“鑫园浴池”具有了文化遗产的价值。1999年,著名导演张扬执导的电影《洗澡》公映,一举摘得多个国际大奖,影片透过“一块毛巾、一池清水”的澡堂子折射出了社会现状,镜头里老北京澡堂子内外百姓生活的画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澡堂可谓是北京市井文化的一个活生生的标本。

  也因此,鑫园浴池的关门让人叹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面对所谓时尚而现代的生活方式的冲击,诸如15元钱可以泡一天的老澡堂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所剩无几,许多的传统文化、传统的生活乐趣,也随之成为老一代人的记忆。而这当中隐含的,其实是传统文化延续和传承的危机。

  据称“现在浴池一天最多时会有八九十位客人,最少时会有30人左右。除了附近的街坊经常来,一些外国人为了感受老北京文化,也会特意过来体验一把。”显然,他们与其说是来洗浴的,不如说是来“抓紧”享受和体验这种即将消失的传统生活和文化。

  百年澡堂维持到今天,已殊为不易。让人关注的是,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这种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能否继续得到延续。于老百姓而言,一个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应是多种生活方式可以包容并存的,而诸如老澡堂这样的生活方式,显然是许多市民,尤其是底层百姓需要的,而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是这个城市文化弥足珍贵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关方面是不是可以考虑对百年澡堂予以政策的倾斜和扶持,让北京这座现代化的大都市还能有老澡堂的容身之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