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张证明3000元如同敲竹杠

(2014-07-06 17:13:20)
标签:

外来务工人员

村委会

赞助费

村委

敲竹杠

分类: 时评

2014-07-06南国早报>本地关注
□浙江 钱夙伟
一张证明3000元如同敲竹杠
一名外来务工人员交了3000元后,开到了一张居住证明。
一张证明3000元如同敲竹杠在村委会议室门外,不少人排队等待。

    7月4日上午,在南宁市西乡塘区安宁街道办西津村委会,外来务工人员前来开居住证明,被告知开一张证明需要交纳3000元,且交钱之后没有任何收据,这让他们相当不满。但是,为了小孩能够顺利入学,有的家长不得不回家凑钱,然后再次来到村委领取证明。(相关报道见本报昨日A11版)
    因为是“自愿赞助”,就“不用开收据”,是公然违反财务纪律。没有相应手续,这笔款项如何入账?而连去向都可疑,又如何让人相信“专款专用”?

    向外来务工人员收取“赞助费”已被明令禁止,就算是村办小学,村委会也既没有依据,更没有权力收这笔“赞助费”。何况现在学校已划归教育部门管理。至于“学校的治安、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维护、儿童节的礼品等费用,往往还是要由村里出”,即使属实,和向外来务工人员收取“赞助费”,也是一码归一码。而且这些费用也不能转嫁到外来务工人员头上。即使一定要开居住证明,最权威的机构应该是当地公安机关。学校对此或有难言之隐,但因此成全了村委会的“敲竹杠”。

    安宁街道办称,他们之前已接到投诉,曾要求村委“不得以任何形式乱收取任何费用”,但仅仅是“要求”显然是不够的。实际上,村委会敲竹杠,凸显出的正是监管的软弱。也因此,有关方面应强势介入,其一,所有的“赞助费”都要如数吐出,其二,按规定对村委会的乱收费予以处罚,其三,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唯有如此,村委会才会懂得按规矩办事,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才能得到保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