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地无视禁噪令是被“惯”出来的

(2014-06-08 17:42:32)
标签:

工地

噪声污染

工程方

风险成本

执法人员

分类: 时评

2014-06-08南国早报> 本地关注
□浙江 钱夙伟

工地无视禁噪令是被“惯”出来的
6月6日零时30分,南宁民族大道新民立交附近的地铁工地仍在施工。

    6月5日起,南宁市政府发布的高考“禁噪令”正式生效,规定时段内,市区禁止产生环境噪声影响的各类施工。5日晚,南国早报记者回访发现,不少6月4日晚还在加紧施工的工地,终于安静了下来,但部分工地却置若罔闻,仍在顶风施工。对此,环保部门的处理是,责令停工并处以罚款。(相关报道见本报昨日A6版)

    工程方对“禁噪令”不以为然,无非是因为噪声污染的风险成本太低,换言之,相关部门的执法,其实并没有足够的威慑力。比如,“处以罚款”到底罚多少?显然,罚款与“加紧施工”赶进度创造的效益相比,在老板看来大可以无所谓。如果罚得工程方心痛,还会“顶风施工”吗?

    现在对无视“禁噪令”的工地,环保部门的处理是,责令停工并处以罚款,这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作为依据。但是罚多少,裁量权在执法部门手中。如果只是区区小数,于工地显然犹如毛毛雨。虽然执法人员可以强行制止施工,但执法人员总不能始终呆在工地,而且,那么多工地,也不可能都派执法人员盯着。

    现在,各地的噪声污染能引起重视,一般都出现在每年的高考、中考期间。而平时,控噪不仅软弱乏力,甚至还睁只眼闭只眼。对噪声污染,远没有像污水废气的污染那样“零容忍”。工地对“禁噪令”的无视,其实是平时的执法不严“惯”出来的。

    也因此,“禁噪令”要具有威慑力,必须一以贯之地用重典,加大噪声污染的风险成本,看哪家工地还敢置若罔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