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救救濒危古宅

标签:
百年历史历史建筑厦门古宅文物 |
分类: 时评 |
2014年05月15日海峡导报
钱夙伟
睡梦中,忽然听到一阵巨响,住户们赶紧起床跑出去,原来,房子倒塌了!13日凌晨,事发厦门翔安新圩镇后埔村。(5月14日《海峡导报》)
主人黄先生介绍,这处古宅已经有两三百年历史了,相传是后埔村最早建的一批房子。而村里的老人说,以前曾经有人到村里考察过这三座古宅,看看有没有文物价值,值不值得开发,不过后来不知为何没有下文。
有没有文物价值不得而知,但现在两三百年历史的老房子还有多少?“两三百年历史”老房子的稀有,其本身或就是价值之所在,也值得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实际上,如何保护这种两三百年历史的古宅,已有许多地方的做法可资借鉴。比如杭州市,对未被认定为文物的“疑似历史建筑”先予保护。本来,对于“疑似历史建筑”,有没有文物的“身份”并不是关键,关键的是其不可再生的价值。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厦门散落在各地的古宅,到底还有多少?有多少已经如这座倒塌的古宅,处于朝不保夕之中?有多少因为“审批迟迟没有通过,新房无法搭建”而在等待倒塌?人命关天,文物无价。对这些濒危古宅,逐一排查,给出个明确说法,应该抓紧。
前一篇:换种思维找代言
后一篇:包容不适用于当众便溺的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