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为“男生班”叫好

标签:
初衷缺失雄性男生班性别教育 |
分类: 时评 |
2014-04-10华商晨报
□钱夙伟
2011年,上海市教委的一位官员到上海八中调研,把一个问题抛给了校长卢起升:上海能不能办所男校?如今已经招收了两届学生的上海市八中男生班,依然是中国当下仅有的全是男生的班级。(4月9日《中国青年报》)
一直关注“拯救男孩”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觉得,上海八中的意义就在于,教育要以人为本,尊重差异就是其应有之义:“充分考虑到了男生的需要,它的好是必然的。”然而,这一结论恐怕下得过早。如今时代需要“阳刚男生”没错,但是,因为男生不接触女生,就能走出所谓“女生阴影”,杜绝“男孩女性化”现象,进而生出“男子汉”气概,显然是天真的,现在男女生之间的接触,有的是机会。
而且,当网络已渗透进学生课外的所有时间和空间,根本就不缺交友的渠道,与女生的“隔离”,反而催长男生的逆反心理,在班级外更频繁地与女生接触。
实际上,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生,已然有了对异性的好奇乃至追求,如果加以适当的引导,比如让男生在女生面前的“表现欲”正面发挥,反而可能激发男生的“雄性”气概和胆略,并树立起男人的责任意识。而在一个都是男生的环境中,或反而不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养成。实际上,男女的隔离,也有违人性,不仅扼杀了孩子的天性,还有可能因此影响孩子生活、学习的积极性。
现在许多男孩成为始终长不大的“奶嘴男”,凡事依赖,没有主见,不懂得担当,缺乏心理承受能力,缺少坚毅不拔的韧性,显然与男女同班并无多大的关系。而是不少学校,升学率压倒一切,使教师的精力都集中在教学上,而忽视了育人,“男生危机”现象,不过是学生中诸多现实问题的冰山一角。尊重差异的教育,本来就并非只有男生班才能体现。因此,于男生班,还是且慢叫好。
且慢为“男生班”喝彩
2014年4月10日京江晚报
钱夙伟
实际上,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生,已然有了对异性的好奇乃至追求,如果加以适当的引导,比如让男生在女生面前的“表现欲”正面发挥,则可以激发男生的“雄性”气概和胆略,并树立起男人的责任意识。而在一个都是男生的环境中,或者反而不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养成。
且慢为“男生班”叫好
2014-4-10珠江商报
钱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