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糊胶粘的“金奖”?

标签:
汉口常青路地下人行通道金奖纸糊胶粘建筑质量 |
分类: 时评 |
2014年3月7日沈阳日报
□钱夙伟
图/朱慧卿
屋漏偏逢连夜雨,汉口常青路长港路口地下人行通道自建成以来日子似乎就没有好过。有市民反映,该地下通道建成不到四年,竟然出现多处吊顶脱落,有的地方用胶布粘上,有的地方用白纸糊上,还时不时有猫蹿出来,吊顶扣板掉到行人身上,十分不安全。(3月6日《楚天金报》)
这个地下通道造价1200万元,但建成不到四年,不仅“惨不忍睹”还险象丛生,那么,从设计、施工、监理到验收,究竟是哪个环节如此漫不经心?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地下通道,居然还获得过湖北省市政金奖工程。现在看来,显然名不符实。那么,这个“金奖”是怎么评上的?
毫无疑问,评上“金奖”,无论对于设计建设一方还是投资一方,都是脸上增光的事,不仅是一笔无形资产,而且还可能有看得见的好处。受利益驱使,千方百计争取申报成功,或许也十分正常。只要评审机构能做到严格把关,“金奖”依然可以把一切不符合条件的工程,挡在门外。
现在,“金奖”工程的“纸糊胶粘”,终于暴露了相关各方在其中做的猫儿腻或者至少是失责。建设一个耗资1200万元之巨的工程,当然更应该体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如今仅仅四年就出了问题,项目的相关各方自然脱不了干系。而“金奖”的评审“大员”,显然成了劣质的帮凶。
现在的问题是,怎样追究有关各方的责任?令人尴尬的是,很可能会不了了之。因为吊顶脱落之类,毕竟并非大不了的问题,一般而言,一个工程只要不导致恶性事故,没有谁会动真格地来追查。显然,既是“百年大计”,相关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起码应将责任者处于设计寿命的制约之中,只有这样,相关责任者,才会有一种负责到底的意识而小心行事。否则,1200万元造个纸糊胶粘的地下通道,而且还会评上“金奖”,不过是冰山一角。
纸糊胶粘
2014-03-07西安晚报
文/钱夙伟
屋漏偏逢连夜雨,武汉汉口常青路长港路口地下人行通道自建成以来日子似乎就没有好过。日前,又有市民反映,该地下通道建成不到四年,竟然出现多处吊顶脱落,有的地方用胶布粘上,有的地方用白纸糊上,还时不时有猫蹿出来,吊顶扣板掉到行人身上,十分不安全。(3月6日《楚天金报》)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地下通道,居然还获得过湖北省市政金奖工程。现在看来,显然名不符实。按理,省级的市政金奖工程,应有严格的评选办法和申报、评审程序,其中必不可少的是质量的严格审查,那么,这个“金奖”又是怎么评上的?
毫无疑问,评上“金奖”,无论对于设计建设一方还是投资一方,都是脸上增光的事,不仅是一笔无形资产,而且还可能有看得见的好处。受利益驱使,千方百计争取申报成功,或许也十分正常。只要有评审机构严格把关,“金奖”依然可以把一切不符合条件的工程,挡在门外。
现在,“金奖”工程的“纸糊胶粘”,至少暴露了相关各方的失责。一个耗资1200万元之巨的工程,仅仅四年就出了问题,项目的相关各方自然脱不了干系。而“金奖”的评审“大员”,显然有意无意地粉饰了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成为低劣建筑质量的帮凶。
现在的问题是,怎样追究有关各方的责任?显然,相关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起码应让责任者心存敬畏,只有这样,相关责任者,才会有一种负责到底的意识而小心行事。否则,1200万元造个纸糊胶粘的地下通道,而且还评上“金奖”的怪事,难保不会再发生。
纸糊的怎么得金奖
2014-03-07北京晨报>快评论
钱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