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农民造飞机”泼瓢冷水

标签:
不应该冷水热点战斗机农民 |
分类: 时评 |
2014/2/27大众日报
□钱夙伟
农民造飞机早已不是新闻。比如,广州航空迷张斗三作坊里“敲打”出的陆空两用车,曾经成为当时众多媒体的一个热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应该鼓励农民造飞机。飞机是真正的高端科技产品,靠单枪匹马,甚至类似作坊的工场,一钉一锤敲打的“工艺”,即使真能造出来,也必定缺乏安全保障。事实上,违反有关禁令,偷偷“试飞”,乃至刚刚升空就掉下来机毁人亡的事故已有发生。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福祸难料,实不足取。
当然,一些人富裕之后,发明创造已成为一种时尚,也成为张扬个性的一个载体,这于倡导创新、挑战和冒险精神,不无积极意义。珠海航展上展出张斗三的飞机,大概也正是出于这样的用意。尽管如此,倡导这种精神,并非等于认同把这种精神用于造飞机。首先,我国实行飞机制造许可制度,个人擅自制造飞行器上天的做法不合法。其次,有许多农民为造付出惨重代价,一些刚刚告别贫困的农民,因陷于这造飞机,不仅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还债台高筑。
“农民造飞机”当然也体现出对自身价值的追求,这无可厚非,即使普通农民,也确实能创造出奇迹。但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的今天,实在不应该再鼓励农民造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