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8日三秦都市报
□钱夙伟

昨天一天,国内报纸头条几乎全部献给了娜姐,就连《人民日报》头版,都是娜姐。当被问及是否有机会获邀上今年春晚时,李娜给出的答案很霸气:“我(会把手机)关机。我不会上春晚,难得有时间陪家人,我会在家,不接受任何邀请。”(1月27日《华西都市报》)
这或让不少人失望,2011年首次打入澳网决赛后,让娜姐上春晚就成了网友热腾腾的愿望,当时,娜姐就曾委婉拒绝。三年后,终于在墨尔本圆梦,网友们又喊起了上春晚。夺冠后,粉丝们疯狂在微博上“圈”春晚导演冯小刚,并留言道:“冯导,李娜大热,不上春晚说不过去啊!”
体育当红明星上春晚,几乎是历年惯例,1985年首夺奥运金牌的女排首登春晚舞台开始,从李宁、许海峰、高敏,到刘翔、林丹、杨威,无不亮相春晚,2009春晚,由于北京奥运会的巨大成功,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蔡振华更是率领50多位奥运冠军集体拜年,也成为迄今为止体育明星亮相春晚最庞大的阵容。
冠军们上台当然不只是为与民同乐,还期望因此对国人产生巨大的励志作用。当然,于春晚剧组,显然还想以冠军的人气,弥补春晚节目的不足,但几分钟的亮相,却让运动员们付出了极大代价。运动员们常年在外,少有在家与亲人团聚的机会,即使春节,也往往或备战或比赛,回家过年,于他们几乎是奢望。上春晚与回家过年,实在是两难选择。
李娜对上春晚一口回绝。这符合她的个性和风格。“可以回家和我的妈妈过年了。”与此相比,上春晚确实并不重要。难道得了一个被认为了不起的冠军,就非要在春晚上向观众拜年?难道春晚舞台上几句话,有着特殊的鼓舞人心的力量?
娜姐不上春晚而与家人团聚,也应该是春晚的选择。李娜四处征战,回家时间少得可怜。2013年法网遭到淘汰后李娜没有像以往一样备战温网,而是临时选择了回家,面对母亲的惊诧,李娜说只是想回来看看她,一起吃顿饭。当遇到狂沙时家是永远的靠山,而妈妈的怀抱则是永远避风的港湾,母亲让李娜忘记失利,很快走出阴影,显然,这样的亲情,比李娜上春晚拜年,更让国人温暖,更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