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10日人民法院报
钱夙伟
“光污染”已成为城市顽疾
最近,家住呼和浩特市创业路内蒙古统计局住宅小区的刘女士等居民,被对面工地施工带来的强光影响得彻夜难眠。
从刘女士拍摄的照片中可以看出,新公馆施工现场塔吊上两盏大灯的光线透过窗户,直射到刘女士家的南侧卧室。施工方称,我们这个工地夜间施工是拿到了赛罕区环保局发的《夜间施工许可证》的。但刘女士对施工方的说法表示不满,“有了《夜间施工许可证》,就可以剥夺附近居民正常休息的权利吗?”
这种“强光影响”是一种光污染。光污染让人夜晚难以入睡,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导致白天工作效率低下,显然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现在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刘女士受到的光污染,属其中的一种。
光污染也是污染,与其他污染,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声音污染相比,危害同样不容忽视。现代生活中的光染污,已日趋严重,然而有关光污染的违法查处特别是对有关监管部门的规定,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却是一个空白。进行环境污染侵权认定的基准法律环境保护法,甚至没有将“光污染”写进去。目前,对于光污染的治理,还处于无法可依的尴尬。
2010年曾有报道,广州正在酝酿试点开征光污染排污费。如果能投入实施的话,它将成为全国第一个采用经济价格杠杆,治理城市光污染的城市,在全国开创先河。但目前,并没有任何有关进展的消息。这表明对光污染的治理,依然步履缓慢。
其实,收取光污染排污费,作为一种治理措施,固然势在必行,但目前更亟须的显然是给光污染划定一条法律的“红线”,一旦违法,必严惩不贷。唯有这样的风险成本,才有可能从根本上遏制光污染。当光污染已经严重袭扰百姓生活,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或者地方率先立法,是应该提上议事日程了。
(作者系浙江省湖州市市民)
治理光污染亟需有法可依
2013年08月08日北方新报
本报特约评论员 钱夙伟
《北方新报》报道,最近,家住呼和浩特市创业路内蒙古统计局住宅小区的刘女士等居民,被对面工地施工带来的强光影响得彻夜难眠。
“强光影响”当然是一种光污染。光污染让人夜晚难以入睡,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导致白天工作效率低下,显然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现在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刘女士受到的光污染,只是其中的一种。
虽然光污染也是污染,与其他污染,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声音污染相比,危害同样不容忽视,而且现代生活中的光染污,已是越趋严重,然而有关光污染违法查处特别是监管部门的规定,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却是一个空白。进行环境污染侵权认定的基准法律《环境保护法》,甚至没有将“光污染”写进去。目前对于光污染,还处于无法可依的尴尬。
2010年曾有报道,广州正在酝酿试点开征光污染排污费。如果能投入实施的话,它将成为全国第一个采用经济价格杠杆,调节城市光污染的城市,在全国开创先河。但目前,并没有任何有关进展的消息。这表明了对光污染的治理,依然步履维艰。
其实,收取光污染排污费,作为一种治理措施,固然也势在必行,但目前更亟需的显然是给光污染划定一条法律的红线,一旦违法,必严惩不贷。唯有这样的风险成本,才有可能从根本上遏制光污染。当光污染已经严重袭扰百姓生活,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或者率先地方立法,是应该提上议事日程的时候了。
防治光污染需有法可依
2013-08-28中国环境报
◆钱夙伟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某住宅小区的一些居民近日彻夜难眠,罪魁祸首就是小区对面工地施工带来的强光。施工方称,他们夜间施工是拿到了区环保局发的《夜间施工许可证》的。但小区居民对施工方的说法表示不满:“有了《夜间施工许可证》,难道就可以剥夺附近居民正常休息的权利?”
这种强光影响其实是一种环境污染现象,称为光污染。现在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3类:白亮污染、人工白昼污染和彩光污染。光污染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睡眠,扰乱人体生物钟,更严重的还会导致神经衰弱、失眠等症状,危害人体健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越来越多地开始使用照明设备来装点夜晚,光污染日趋严重。然而,有关光污染违法处罚的规定,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却是一个空白,甚至连《环境保护法》也没有将光污染写入进去。
2010年,广州市曾酝酿试点开征光污染排污费。如果此项措施能推行的话,将成为全国第一个采用经济杠杆治理城市光污染的试点。但目前,没有任何有关这一措施取得进展的消息。看来,对光污染的治理依然步履维艰。
笔者认为,经济手段固然势在必行,但目前更需要的是给光污染划定一条法律红线。唯有这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遏制光污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