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环卫工要多一点为民情怀

标签:
待遇情何以堪未央区为民情怀环卫工 |
分类: 时评 |
王乃玲/画
环卫工王淑香的午餐很简单1元买了三个馒头。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因为她不知道自己的工资还要被拖欠多长时间。西安200名环卫工遭欠薪已4个月(7月16日《华商报》)。
谁都知道,环卫工是最辛苦的职业之一,长年累月、不论寒暑地起早摸黑、顶风冒雨,然而如此地付出,却没有相应的收入待遇。比如被欠薪的这些环卫工,除了每月1450元的工资,因为是临时工,连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合同都没有签订,最基本的养老保险都得不到保障。却不料,现在就连这不多的工资,也一欠就是4个月,让人情何以堪。
匪夷所思的是,欠薪4个月,并非是没有钱,而是辖区变动,正式接管辖区内环卫工的“新六村堡街办”系新成立,因为没有账户,只能临时借用其他账户。而环卫工的工资卡是陕西信合,借用账户是工商银行,所以需从工行分批取出后再存入信合,最后才能存入卡中。据称此过程占用大量时间,“未能将工资打入保洁员账户”。但这显然并非理由:这样一个“过程”,难道还要4个月?
或许有关方面并不知道欠薪对环卫工意味着什么。比如王淑香,“她并非爱吃馒头,但为了省钱和填饱肚子,她一天两顿都拿馒头就着热水吃,只花两元。”连肚皮都填不饱,更遑论高温季节的消暑用品,每天还要承受如此艰辛的工作,高高在上的有关方面,岂止是对底层百姓缺乏起码的关爱之心,实在是太过冷漠了一点。
更让人心酸的是,“我们都是临时工,又不敢找领导要,怕被辞退。”显然,临时工的弱势,让有关方面愈加“强悍”,也正因如此,居然一欠就是4个月。而这当然是因为位置的错位,本来临时工也可以享有平等和尊严,因为管理部门应该是为他们服务的“公仆”,但理想和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
据悉未央区委区政府已责令“新六村堡街道”派专人加强协调,保证在本周内将环卫工工资足额发放到位。这固然是当务之急,但是于这个街道,更需要的是对环卫工这样的底层群体少一点歧视和冷漠,多一点“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的为民情怀。否则,如此的荒唐事或还会在有关部门的漫不经心中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