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大酒店何去何从?
(2013-04-10 08:14:23)
标签:
历史文物文物话语权佛山大酒店保护 |
分类: 文化 |
2013年4月10日佛山日报>评论>有话就说
□钱夙伟
至今已有90年历史的佛山大酒店,是佛山第一家酒店,目前正面临被拆除的命运。得悉消息后,广州、佛山两地的热心人士纷纷呼吁,希望对这座中西合璧的历史建筑“手下留情”。禅城区相关部门表示,会就该建筑的历史价值进行考察和论证再决定拆还是留。
尽管相关部门有了这样的表示,但这仍让人难以放心。且不说对“历史价值”的认定,现在往往是强势者更有话语权,而且,佛山大酒店并非文物保护单位,于当下急功近利背景之下,就算是文物建筑,也不知有多少已惨遭拆毁。而像佛山大酒店这样的历史建筑,因为没有文物的“名头”,在建设中肆意被毁,更是普遍现象。
其实,佛山大酒店的价值,凭常识就可以做出判断。这座外观如碉楼的灰色四层建筑,建于1923年,是佛山开埠时的地标性建筑。整个楼梯全部用进口柚木做成,历经90年依然坚硬结实,同样进口的还有地面的水泥花阶砖。从主楼阳台望向前座,西式的穹顶窗户,加上以梅兰竹菊为主题的灰塑,整个建筑呈现中西合璧的风格。这样的建筑,无论其历史蕴含,还是建筑价值,在偌大佛山城,还有几座?
显然,是不是历史文物,于佛山大酒店的是拆是留并不重要。而且,佛山大酒店没有列入文保单位,也并非本身缺乏文物价值。据称“优秀历史建筑”评选并非像文物普查那样每年进行。同时,多是在农村地方或者历史文化街区,佛山大酒店所在的片区没有申报成为历史文化街区,“想要单独申请入选,可能性比较低”。再者,对优秀历史建筑的价值也有个认识过程,也正因此,文物保护单位,是一批批地确定和公布出来的,许多以前认为不够“文物”级别的历史建筑,后来却成为了保护单位。
诸如佛山大酒店,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一旦拆除,就意味着一去不返。需不需要保护,根本不是一个应该争论的问题。现在,我们到发达国家旅行,常常惊叹于人家城市的历史建筑,在经历了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后,依然得到那么完整的保存。显然,当佛山大酒店这样的历史建筑已经为数不多,“手下留情”或许是唯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