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7日教师报
钱夙伟
据《广州日报》2月21日报道,2月20日,广东省东莞市教育局发布义务教育阶段新东莞人子女积分制入学积分方案,影响新东莞人子女积分入学的两项主要指标是父母的学历、职称的高低。只有初中以上学历的父母才有积分,学历、职称越高积分越多。最低积分为10,最高为100。无学历、无职称的人则无积分。
这个方案意味着爹妈的学历、职称,决定了子女能不能“同等入学”。《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这当中并没有爹妈学历、职称如何的附加条件,也因此,这一方案于法不符。
而且,这对爹妈无学历、无职称或者低学历、低职称的外来工子女,也是不公平的。可以预计,因为爹妈的学历、职称积分而同等入学的外来工子女只是少数,因此,更多的外来工子女将因此觉得受到歧视,让他们从小在一种不平等的氛围里成长,甚至罩上自卑的阴影。
这其实也等于逼那些不能享受同等入学权利的子女,觉得爹妈不“优秀”甚至“无能”,这显然是不厚道的。在子女的心目中,无论职称学历如何,自己的父母总是最棒的。而如此的“挂钩”,有可能颠覆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
事实上,学历、职称也并非就是人才的唯一标准。大部分打工者虽然普遍学历不高,更无职称,却不乏能工巧匠。他们同样是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因此,“东莞对人才需求的考虑”“只能先解决东莞比较需要的人”云云,其实也并非理由。
本来,爹妈的学历、职称再高,也不能成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优惠条件。爹妈学历、职称高,可以“优惠”爹妈,凭什么让子女得到好处?虽然这与时下“不如有个好爸爸”以及“拼爹”之类不是一回事,却是同样的思维模式。
解决外来工子女就学难,的确有教育资源不足等制约因素,但应当明确的一点是,外来工子女与当地的孩子享有同样的受教育的权利,理应纳入当地的教育体系之中。也因此,就读公办学校,并不是什么“恩赐”,一定要他们爹妈达到怎样的条件,这本身就是一种城市人的傲慢。
按家长学历积分入学是歧视
2013年02月23日烟台晚报
钱夙伟
广东东莞2月20日发布义务教育阶段新莞人子女积分制入学积分方案。新莞人子女入学最主要的两项指标是其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职业资格、专业技术职称的高低,高学历、高职称的积分多,低学历、低职称的积分少,而无学历、无职称的人就没有积分。(2月22日《京华时报》)
这意味着,爹妈的学历、职称,决定了子女能不能“同等入学”。而《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这当中并没有爹妈学历、职称如何的附加条件,也因此,这一方案于法不符。
而且,这对爹妈无学历、无职称或者低学历、低职称的外来工子女,也是不公平的。可以预计,因为爹妈的学历、职称积分而同等入学的外来工子女只是少数,因此,更多的外来工子女将因此觉得受到歧视,让他们从小在一种不平等的氛围里成长,乃至罩上自卑的阴影,对他们心灵上的伤害,可能是无法弥补的。这样的代价无疑是惨重的。
解决外来工子女就学难,确有教育资源不足等制约因素,但应当明确的一点是,外来工子女与当地的孩子享有同样的受教育的权利,理应纳入当地的教育体系之中。也因此,就读公办学校,并不是什么“恩赐”,一定要他们爹妈达到怎样的条件,这本身就是一种城市人的傲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