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事服务费能否缓解看病贵

标签:
医事服务费改革医院医药分开看病贵杂谈 |
分类: 时评 |
2012年12月4日北京晨报
钱夙伟
|
||
|
据称开收“医事服务费”,是目前医疗技术服务费偏低,“和医生提供的专业技术、付出的精力、承担的风险均不成正比。”然而,“不成正比”却并非事实。纵使医护人员的收费标准确实与其“专业知识和辛劳付出的价值”不相称,但也并非等于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回报”。比如,“高企的药品价格或检查项目收费”,其好处显然都落到了医院的手里。而且,一些高级别的号早已在100元以上,其实也并不低。
当然,与此同时,将“取消15%药品加成”,但是,这样的“捆绑”,未免弱化甚至扭曲了“医事服务费”的正当性,因为众所周知,医院的药品加成收入,本来就并非合理,“看病贵”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药品加成造成的药价虚高。取消药品加成,却代之以有“堤内损失堤外补”之嫌的“医事服务费”,于患者而言,不过是换了一种称谓而已。
就如这三家医院,费用中药费占比本来就偏低,“仅取消15%的药品加成,对患者负担控制将不明显。”而且,即便“大处方”少了,“大检查”高值耗材会不会增多,也是个问题。尤其于外地患者,因为普通门诊费用增加,负担反而加重。而且,如积水潭医院副院长蒋协远所说,“拉高患者次均医疗费用外,医生的开药量,也很难不突破限制。”而外地患者所占比例,如该院的骨科,多达总就诊量的65%左右。
也因此,如果只是把“15%药品加成”转移到“医事服务费”里,如此的改革思路,会不会缓解看病贵,想来就令人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