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09日深圳商报>文化广场>文化时评
◎钱夙伟
“崔永元+周立波”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这让很多人都拭目以待。但这两位好朋友共同主持的脱口秀节目《小崔说立波秀》开播后,得到的反响却并非是一边倒的赞扬,反而让很多观众感觉,崔永元和周立波都“不见了”。一个小时的节目变成了两人相互调侃、各自讲故事,观众所期待的智慧交锋化于无形,节目内容用沉闷来形容并不为过。至于幽默,那就更别期待了。
《小崔说立波秀》听名字足够吸引人,一个是犀利、智慧的央视主持人,一个是辛辣、幽默的“海派清口”创始人。《小崔说立波秀》令人失望,正是因为小崔不再犀利,立波更失去了辛辣。
无疑,所谓犀利、辛辣的风格,必定是直言无忌,其所指,大凡是人们关注的热点、焦点,也因此让人引起强烈共鸣。事实上,无论是小崔的“说事”,还是周立波的“海派清口”,
无不直面社会现实,大胆触及焦点、热点、难点,尖锐泼辣,犀利鲜明,大胆说出老百姓所想说的实话、真话,而这其实也正是两人的长处。
而现在的《小崔说立波秀》,说的大多是陈年旧事,两个本来胸有锦绣、出言精彩的男人,却沉缅在怀旧之中,回味碎屑琐事,自作多情,甚至玩起了并不擅长的煽情游戏,“观众想看两位主持人智慧的交锋,但只有交锋没有智慧;想看两人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但更多的是扯闲而不够深入。”一旦失去了两人善于、敢于针砭时弊的主要特性,节目当然没有思想内涵和深度,也必然让人乏味。两人可谓只剩躯壳,灵魂尽失。
已故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在一次做客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时说,相声是纪实性的艺术,相声作品若没有尖锐泼辣、切中时弊的讽刺,不敢触及公众关注的焦点热点、敏感的社会现象以及国民的劣根性、人性的弱点,没有思想内涵和深度,只是拿一些司空见惯不痛不痒的芝麻绿豆鸡毛蒜皮说事,总是只靠耍贫嘴为逗笑而逗笑,势必平庸乏味。这种观点引而及此,大概也就触及到了《小崔说立波秀》的软肋。
如果不敢去碰所谓敏感乃至被视为禁忌的生活和社会话题,只是拿一些司空见惯的话来说事,甚至靠耍贫嘴而吸引人气,即使“崔永元+周立波”,其“化学反应”必然是相互抵消、相互稀释,乃至“中和”得毫无“脾气”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