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景区不妨靠降价增加收入

(2012-10-04 08:01:40)
标签:

门票

旅游收入

杭州西湖

低价路线

门票经济

杂谈

分类: 市场随笔

2012.10.4楚天金报
钱夙伟

 

    今年湖北6家5A景区全部降价,成为全国景区门票降价幅度最大的省份。湖北省旅游局2日发布数据,从中可以看到,六大顶级景区旅游收入不降反涨,涨幅最大的景区,收入接近去年10月1日的4倍。(10月3日《扬子晚报》)
    这其实应在预料之中。毋庸讳言,于绝大部分国人,消费欲望和消费价格之间,还存在着相当大的落差。而以目前的国情以及消费水平,国内不少景区景点的门票已经处于较高的水平。旅游作为并非不可或缺的精神层面的消费品,当高昂的门票让绝大部分游客难以承受时,那么,或者迫使他们放弃出游,或者减少出游次数,或者选择低价甚至免费的景区。
    现在,不少地方动辄以涨价来增加景区收入,把门票当作景区收入的“摇钱树”,尤其是节假日,更把涨价当作“真金白银”滚滚而入的最好契机,其实无异于饮鸩止渴。确实,长假期间,因为刚性出游需求的旺盛,会因涨价增加一块收入,但是,长假过后,则必定陷入漫长的低谷。很多人不会再来挨宰,因此,势必影响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其实是得不偿失。
    低价路线反而有利于创收,其实早已不乏这样的先例。比如杭州西湖诸多景点,甚至干脆实行免费,但旺盛的人气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繁荣, 旅游收入因此反而大增。据统计,虽然游西湖免费,每年减少2000多万元门票收入,但其拉动的各项消费却高达百亿元,而景区也可以间接从中创收,弥补门票的“损失”。实际上,于湖北6家降价的5A景区,现在算的还只是景区的收入,如果像杭州西湖那样算“大账”,因此惠及当地的肯定更多。
    当然,这还只是从单纯的经济收入来算账。景区除了创收,还承担着社会责任。对公众实行门票的低价乃至免费,有利于公众产生对社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无疑,景区降价,不仅让票价回落到理性的价位,也是景区功能的回归,同时,也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形象,而这于景区,其实是最大的、也是取之不竭的财源。
    景区重视创收无可厚非,但无论是从景区的本来属性,还是其赢利功能看,都不应一味倚靠“门票经济”。以目前的国情,景区降价,是吸引游客的必然选择,最大的得益者,其实正是景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