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客三亚”是翻版的“疯涨茅台”
(2012-02-09 20:10:45)
标签:
三亚宰客公款消费公家贵州茅台股价杂谈 |
分类: 时评 |
2012年2月9日联谊报>民主论坛
钱夙伟
据三亚凤凰机场要客通道记录,春节期间三亚凤凰机场要客通道部级干部记录400余人。“春节七天的三亚,更像是一个交际应酬的舞台。”“酒桌上一顿饭两三万是常事”。而在此次三亚因为宰客被关注时,不少人士认为,三亚的春节病症中,公款消费的繁荣是最大的核心和最深的病根。
据称,“在三亚的高额消费中,公款消费占了多数。公款消费,被宰的人肯定是不会投诉的。请人来玩儿,还抱怨被宰怎么可能。一些人也会想,反正被宰的也是公家的钱。另一方面,中国对一定级别以上干部出国有限制,如此,三亚则成了最理想度假城市选择”。
这与疯涨的茅台,何其相似乃尔。著名杂文家陈四益在去年第7期《读书》一篇题为《天价》的文中评论天价烟酒时说,究竟谁撑起了天价市场这爿天?一为“公家”。因为是国家的钱,怎么花也不心疼。二为“买家”,即那些租买公家权力以牟利的人。他们所获大大高于付出,自然乐得出手。因此,终极买单者仍是“公家”。
茅台的疯涨,乃至几乎已失去了酒的属性,正是凭借公款消费的哄抬。据统计,在茅台的整个销售渠道中,只有20%~30%的供应量才通过专卖店等渠道到达终端市场。因此,有专业人士认为,若将公款消费取消,则茅台供应终端的产品必然大大增加,随着茅台供应关系的改善,茅台价格极有可能降低。
而这其实已经得到了验证。茅台入选“全球十大最值钱奢侈品牌榜”消息传出后,上月有多位上海人大代表建议“在公款消费中明确禁止喝茅台”,并倡议“各级纠风部门也应把禁止喝茅台列为检查内容,像禁止消费卡一样予以查处。”结果,贵州茅台股价应声下跌。
显然,作为“疯涨茅台”的“翻版”,“宰客三亚”并非只是消费市场的混乱,也不只是市场管理的失序,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正是腐败。既然“反正被宰的也是公家的钱”,当然不在乎被宰,既然“被宰的人肯定是不会投诉的”,当然不宰白不宰,于是不仅价格飙升,还宰客成风,连带着自家消费的普通游客也跟着倒霉。
无疑,治理“宰客三亚”,不妨多管齐下,其中不可或缺的,是查一查因为“反正被宰的也是公家的钱”,因此“肯定是不会投诉的”那些“被宰的人”。抓住了这一“最大的核心和最深的病根”,“宰客三亚”,或可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