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食歌》是文化的传承和创造

(2011-11-20 20:07:40)
标签:

东莞

为食歌

美食文化

本土文化

弘扬

创新

发展

杂谈

分类: 文化

http://www.gmw.cn/tplimg/zhonghuaduslogo.gif
2011年11月16日中华读书报
钱夙伟(浙江省湖州市)


    今年8月,@莞香花开发布东莞《为食歌》,众网友叹道,知道《为食歌》不怕吃不到东莞美食。昨日,@流行东莞发布了《为食歌》的EP,再度引来网友围观时,还有细心网友给歌词挑起了错,“粽是道滘的好不好”,“还有万江应该是龙船饭啊”……有了EP,这首歌有望传唱莞内外。(11月3日《南方都市报》)

    《为食歌》是歌词作者、东莞花园粥城老板黎平“20年来吃遍东莞的美食经验”。实际上,这是本土美食文化的集大成。也因此,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林林总总的东莞美食,不仅通过歌曲的传唱,让人们记住,也激起人们品尝的欲望,因此而避免了有可能的失传。

    《为食歌》更是一种文化的创新。《为食歌》的曲调用的是传统的“盲佬歌”,用三弦、古筝、琵琶、二胡伴奏,以竹板击节,但又融入了电声乐,音乐伴奏既诙谐又现代,更合乎现代人的欣赏习惯和“口味”。这既是“盲佬歌”的创新,也让传统的东莞美食文化,有了古老而又时尚的包装。

    《为食歌》不仅有文化的意义,更有经济的意义。由于原唱者在用纯正东莞话演唱的同时,还用“粤语”演绎,增加了歌曲的传唱度,因此有网友认为,《为食歌》不光可以让东莞人自己尝遍美食,更可以将美食文化介绍到莞外。这无疑将促进东莞美食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于当地本土文化的弘扬和创新发展,《为食歌》无疑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其实,不光美食文化,其他的诸如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名优特产,人文景观,自然风貌,都可以通过这样为市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创新的同时,得以延续和传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