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氏帅府还能挺多久

(2011-11-20 09:34:26)
标签:

沈阳张氏帅府

标志性建筑

珍贵文物

责任

问责

保护

杂谈

分类: 文化

http://www.gmw.cn/tplimg/zhonghuaduslogo.gif
2011年12月07日中华读书报
钱夙伟(浙江省湖州市)

 

    中国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最为完整的民国时期老建筑群沈阳张氏帅府建筑群被曝“四分五裂”,其中原张氏帅府办事处被辽宁省煤炭监察局及私人占用50余年。(11月16日中国新闻网)

    张氏帅府作为奉系军阀张作霖及其子张学良的官邸,是当年奉系军阀的重要活动场所以及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策划与发生之地,见证着中国历史的变迁,因此成为东北的标志性建筑,1995年被国务院认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显然,即使外行都知道张氏帅府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价值。匪夷所思的是,如今其状竟惨不忍睹,“已有许多地方残缺不全,掉边破角。由于极少维护,整个建筑消防设备缺乏,主楼内电线电缆、灯具都已老化和部分损坏,部分给水、排水设施陈旧,夏天地下室有积水发生。”

    更荒唐的是,这座老建筑产权归张氏帅府,然而“其主楼现由辽宁煤炭监察局老干部处和卫生室使用,裙楼平房由辽煤集团责任有限公司使用。其中有的闲置,也有的出租给了个人。”国保单位居然成了出租屋,堪称天下奇闻。

    于是,一个必然的后果是,张氏帅府“原来主楼的裙楼有700多平方米,现已有257平方米被损毁。”那么,幸存的、未被损毁的,于如此的艰难处境之中,又还能挺多久?

    其实,这于我们的城市中,早已屡见不鲜,即使是当年的“标志性建筑”,圮倾坍塌的,乃至干脆从城市中抹去,仅存在于老一代人记忆之中的文物,又有多少?

    不必分析张氏帅府“四分五裂”种种错综复杂的历史因缘,许多不复存在的文物,几乎都如此。也不必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官员们,上普及、提高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课,这于当今,几乎已是常识,却根本挡不住急功近利的潮流。

    显然,保住濒危之中的珍贵文物,唯有把责任追究落实到位。比如,张氏帅府何以“四分五裂”?总得有人为此负责。历史原因决不能成为逃避责任的遁词,除了倒逼式地追究“旧官”,于“新官”的不作为,更要严加问责。

    没有随影相随的责任,就没有保护。时间不等人。于多少处于濒危之中的珍贵文物,当务之急,是厘清责任,追究到底,而这无疑是最有力的保护。否则,“还能挺多久”,并非危言耸听。

 

张氏帅府还能挺多久
2011年11月20日湖州日报  
钱夙伟

 

    中国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最为完整的民国时期老建筑群沈阳张氏帅府建筑群被曝“四分五裂”,其中原张氏帅府办事处被辽宁省煤炭监察局及私人占用50余年。(11月16日中国新闻网)

    张氏帅府作为奉系军阀张作霖及其子张学良的官邸,是当年奉系军阀的重要活动场所以及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策划与发生之地,见证着中国历史的变迁,因此成为东北的标志性建筑, 1995年被国务院认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显然,即使外行都知道张氏帅府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价值。匪夷所思的是,如今其状竟惨不忍睹,“已有许多地方残缺不全,掉边破角。由于极少维护,整个建筑消防设备缺乏,主楼内电线电缆、灯具都已老化和部分损坏,部分给水、排水设施陈旧,夏天地下室有积水发生。”

    更荒唐的是,这座老建筑产权归张氏帅府,然而“其主楼现由辽宁煤炭监察局老干部处和卫生室使用,裙楼平房由辽煤集团责任有限公司使用。其中有的闲置,也有的出租给了个人。”国保单位居然成了出租屋,堪称天下奇闻了。

    于是,一个必然的后果是,张氏帅府“原来主楼的裙楼有700多平方米,现已有257平方米被损毁。”那么,幸存的、未被损毁的,于如此的艰难处境之中,又还能挺多久?

    其实,这于我们的城市中,早已屡见不鲜,即使是当年的“标志性建筑”,圮倾坍塌的,乃至干脆从城市中抹去,仅存在于老一代人记忆之中的文物,又有多少?

    不必分析张氏帅府“四分五裂”的种种错综复杂的历史因缘,许多不复存在的文物,几乎都如此。也不必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官员们,上普及、提高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课,这于当今,几乎已是常识,却根本挡不住急功近利的潮流。

    显然,保住濒危之中的珍贵文物,唯有把责任追究落实到位。比如,张氏帅府何以“四分五裂”?总得有人为此负责。历史原因决不能成为逃避责任的遁词,除了倒逼式地追究“旧官”,于“新官”的不作为,更要严加问责。

    没有随影相随的责任,就没有保护。时间不等人。于多少处于濒危之中的珍贵文物,当务之急,是厘清责任,追究到底,而这无疑是最有力的保护。否则,“还能挺多久”,并非危言耸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