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淹曼谷”警钟为谁敲

(2011-11-10 08:42:32)
标签:

天气预报

曼谷

地下水

水淹

生态

环境

恶化

杂谈

分类: 时评

2011-11-10渤海早报
钱夙伟

 

    最新消息显示,自7月末开始肆虐泰国的洪灾已造成527人死亡。这场特大洪灾目前已经影响首都曼谷市55个区中的16个区,洪水已然逼近市中心地区。(据11月9日《新京报》报道)

  让人担忧的是,泰国政府表示已无力抵御洪水,比这更严重的问题在于,专家警告,目前的灾情只是未来曼谷水患的序曲,在全球暖化与地下水超抽的影响下,50年内曼谷大部分地区可能低于海平面。

  实际上,这一次的“水淹曼谷”,也正如专家所说,“固然有降雨大、雨季时间长等原因,但人为因素也是不可忽视。”除了泰国政府对于降雨趋势和洪灾的严重程度认识不够,没有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深层次的原因,是生态和环境的恶化。比如,从1951年到1995年,泰国森林覆盖面积从60%下降到22%,这导致土壤蓄水能力大幅下降。而与此同时,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造成洪水无处可排的局面。

  而“地下水超抽”更让“水淹曼谷”成为必然。据悉,人口1200万的曼谷建在沼泽地区,为了供应市内工厂和居民不断增长的需求,地下水抽取过度,地层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下陷,虽然政府警觉到危机已限抽地下水,目前下陷速度仍在每年1至3厘米,估计50年后,曼谷的多数地区将低于海平面。

  其实,“水淹曼谷”的这些“人为因素”,于我们并不陌生。我们的不少城市,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就遭遇水淹,已经成了寻常事。而我们的“地下水超抽”,于不少城市,或比曼谷有过之而无不及。显然,“水淹曼谷”,我们不是旁观者,警钟为曼谷而敲,也为我们而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