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湖州钱夙伟
湖州钱夙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4,394
  • 关注人气:28,2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苦”环境逼出更多“吴贵情”

(2011-10-29 21:28:01)
标签:

吴贵情

黎平县

小康人家

物质生活条件

杂谈

分类: 时评

2011年10月23日教师报
钱夙伟


    据《贵阳晚报》10月16日报道,记者从黔东南州黎平县获悉,黎平二中学生吴贵情近日被国家人口计生委推荐为全国40名提名候选人之一,参加第二届“在关爱中成长全国十佳自强女孩”评选活动。
    据介绍,吴贵情是独生子女,7岁那年其父患上尿毒症病逝,母亲为了养家糊口外出打工,她只能与外婆生活在一起。从8岁开始,吴贵情学会了照顾老弱多病的外婆,挑起了洗衣、挑水、砍柴、煮饭、打猪草等家务重担。尽管每天起早贪黑,奔波劳累,但她坚持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
    吴贵情成为“自强女孩”,某种程度上是环境逼出来的。作家祖慰说过一句很耐人寻味的话:“大凡大富人家出人才,也出纨绔子弟,大穷人家出人才,也出无赖,唯小康人家不出人才。”这个“唯”字未免绝对,但是,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消磨人的上进心和斗志,却几乎是规律。如今我们进入小康时代,类似吴贵情遭遇的“苦”环境,已经不多,那么,值得思考的是,怎样在小康的环境下,也能涌现出更多的“吴贵情”?
    城里孩子并非就是纨绔子弟,乡下孩子也并不都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很大程度上,这取决于环境,即怎样的教育和影响。而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父母,对于营造一个让孩子成为“吴贵情”的“环境”,无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孩子其实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从孩子身上可以看到家长的影子。孩子成不了“吴贵情”,需要反思的应是家长、学校和社会。
    现在,无论是城里和乡下,无论贫富,对孩子的爱,无不体现在对孩子生活的无微不至。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从小就被娇宠惯坏了的。对于他们,读书是生活的全部,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干,也因此什么都不会干。父母为此含辛茹苦,却不料养成了公主少爷。而教育本是传道授业解惑,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学生怎样做人,但是应试教育之下,分数高于一切。分数几乎决定着命运,与分数相比,即使生活自理这样的起码要求都变得微不足道。
    如此潜移默化,孩子必然视吃“苦”为低贱,而这显然是个素质问题。现在的孩子与吴贵情相比,诸多品质的缺位,譬如节俭的生活观念、艰苦朴素的作风、自力更生的精神、感恩意识等等,已经是普遍现象,而这势必影响他们的全面发展,除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甚至有可能造成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因此,一方面,再穷不能穷教育,另一方面,再富不能富孩子。只有下狠心给孩子一个“苦”环境,才有可能让更多的孩子成为“吴贵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