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京办何以能“潜伏”
(2011-09-23 09:06:51)
标签:
驻京办潜伏地方政府职能惩戒对策杂谈 |
分类: 时评 |
2011年9月22日联谊报>民主论坛
钱夙伟
去年1月29日,国办发文明确县级驻京办及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驻京办一律撤销。当年11月9日,625家被撤驻京办名录公布。然而,撤销令发布超一年后,媒体调查发现,大量应撤销的驻京办改头换面依旧“潜伏行动”。专家称,地方政府设驻京办诉求没变,惩戒不到位,违规成本低。
这其实是最毫无顾忌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国办发文”又怎么了,就在你的眼皮子底下,阳奉阴违,你又能奈何?去年被裁撤的625家驻京办,现在大多或“改名换姓”,或穿上招商引资和酒店“马甲”,在京潜伏下来。“大多”无疑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概念。而大多的驻京办“名亡实存”,显然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冰山一角,足以折射禁而不止、政令不畅,已到了多么严重的程度。
为何令行不止?专家分析,因为地方政府设驻京办的诉求没变:拿项目跑拨款、招商引资,还有接访维稳任务。显然,驻京办“名亡实存”,与其说是出于地方利益,不如说是官员的利益,换言之,是所谓“政绩”的需要。这其实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共同特征。
据称地方政府违规私设驻京办,“关键问题还是惩戒不到位,违规成本低。”其实,是根本没有“惩戒”,也因此,无所谓“违规成本”。本来,对于“潜伏”的驻京办,上级有关部门应该予以查处,但下级“驻京办”的“诉求”,也正是上级的“诉求”,哪个上级会“狠心”真正去查?当上级和下级“利益一致”,让上级去查下级,当然犹如左手管右手。也正因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得以大行其道。
驻京办大多“潜伏”,既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也是一个及时的警醒。显然,仅仅“上有政策”是远远不够的,真正要把“政策”落到实处,还必须有与“上有政策”同步的防范“下有对策”的相应措施,比如对改头换面的驻京办,如何实施有效的“惩戒”,保证“上有政策”无空子可钻,根本没有“变通”和“灵活”的任何空间。“潜伏”的驻京办“下文如何”,尤其令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