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有压力非得靠宣泄?

(2011-06-08 08:05:47)
标签:

少儿

宣泄

心理疏导

思想工作

宁波市洪塘中学

杂谈

分类: 时评

2011-06-08北京晨报
心理疏导简单化了
钱夙伟



    据《浙江日报》报道,近日,宁波市洪塘中学设立宣泄室,让学生有机会随意打骂橡皮人,化解自己在生活、学习中碰到的烦心事。一些男生会将自己讨厌的老师、同学幻化为橡皮人,一通拳打脚踢,以宣泄怒气。该校心理健康老师介绍,宣泄室开放三个月以来使用频率很高。


  其实,如此的宣泄已被不少学校当作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内容,只不过形式不同,有的是“发泄墙”,有的是“受气包”。然而,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负担吃不消,人际关系不睦、误解引起的委屈,家庭氛围不和谐、父母责骂,或者自己都说不出是什么原因的莫名其妙的烦恼,这“敏感的青春期”的种种问题,让一堵墙或更形象的一个假人挨一顿揍,以为就能揍跑,就能达到“自我平衡、自我调节”,显然是把思想工作过于简单化了。

  实际上,具体到每一个学生而言,即使出现相同的问题,也有不尽相同的原因,解决的方法也当然要因人而异。即使这样的发泄产生一时的效果,但显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挫折、困顿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如今生活节奏加快,使有些问题更加突出,或者提前出现,根本的方法还是要正确引导,找出原因。要让学生逐步认识到,社会是复杂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长期靠不管三七二十一地一通发泄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心理障碍,只能养成任性、霸道的习性,使心灵逐渐扭曲变形。

  “宣泄室”实际上反映出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将学生当作平等交流对象,“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循循善诱的思想工作的欠缺,面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社会、家长、老师都表现出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要么靠急风暴雨式的“批评加检查”,要么靠学生的自我发泄,就想解决问题收到效果,这恰恰说明了当前下工夫做过细的思想工作的必要和迫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