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资热炒“大红袍”折射价格管理滞后

(2010-09-24 13:12:40)
标签:

厦门

大红袍

乾隆爷

君子兰

价格管理

杂谈

分类: 市场随笔

2010年9月24日镇江日报
浙江 钱夙伟
 
  作为武夷茶传统集散地,福建厦门的茶叶市场历来被视为大红袍行情的晴雨表。由于遭游资炒作,据厦门市茶叶协会统计,从去年到今年年初,仅厦门一个地方新增的大红袍专销店就达到五六百家,大红袍的市价更翻了两三倍,每斤最高10万元。(9月23日央视《经济半小时》)

  热炒大红袍让人想起了上世纪80年代“疯狂的君子兰”,君子兰被冠以“极品”,动辄数百万元都“一花难求”,似乎真是供需两旺,但后来真相大白,不过是人为哄抬肆意恶炒的骗局,高雅的君子兰也因此沦为某些人牟利乃至暴发的工具。

  和君子兰一样,大红袍成为“博傻”的道具,是因为其价值的认定,往往带有主观的因素,就如“乾隆爷御封的那6棵茶树”,所产的也毕竟只是茶叶,而不是金子,然而就因为其虚无缥缈的“乾隆爷御封”,就可以开出天价。  

  哄抬价格,显然是炒热市场的捷径,但是,凡违背市场规律的虚火,总是不可能持久的。热炒大红袍折射出的,其实正是价格管理的滞后,比如,现在专业茶叶市场诸侯割据,各自为政,国家没有指导价,所谓的标准,就是经营者自己说了算。因此,只有严格价格管理,并以税收制约,才能将疯狂的“大红袍”交易逐出市场,让游资无机可乘,也才能保证大红袍交易真正按照市场规律健康有序地运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