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迷航”事件值得反思
(2010-07-01 07:48:19)
标签:
游乐设施东部华侨城感官刺激旅游绿皮书主题公园杂谈 |
分类: 时评 |
2010-07-01楚天都市报
钱夙伟
6月29日,深圳市盐田区东部华侨城景区太空迷航游乐设施发生塌落事故,48名游客被困,其中3人当场死亡,3人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10人受伤,其余32人获救(6月30日《楚天都市报》)。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去年发布的《旅游绿皮书》称,中国将进入大型主题公园发展的新时期。近年来,国内主题公园发展速度加快,各地筹建、在建、建成主题公园的消息频频见诸各大媒体,类型丰富多样,规模不等。
而纵观主题公园发展历程,一个成功经验是,主题公园要保持“永远建设之中”,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产品老化,才能带给消费者不断的新鲜感、新体验。美国迪斯尼项目每年数千万美元用于增设新创意、新节目。
所以,在一些城市,面对激烈竞争,游乐设施无不追求“世界顶级”、追求“最新体验”,这随之也隐埋着巨大的风险。一方面,高感官刺激有赖设备的性能开发,以及相应的技术支撑。然而作为消费项目,只有百分之一百成熟的项目,方能进入市场。这个“太空迷航”于去年8月才正式营业,不到一年就出事,不知与其产品研发有无关系?
另一方面,这些项目在维护保养,以及日常监管上,能否有效衔接?据称出事的“太空迷航”由国外引进,也由国外相关人员进行安装调试,然而其日常维护保养则由国内人员进行,而对这些项目的日常例行监管,又能否到位?
许多游客到游乐场,虽然知道这些几乎可以让人“上天入地”的项目或让人惊恐,但当然都以为有绝对的安全保障,却不料,居然也可能搭上性命。
显然,在主题公园概念盛行的当下,对游客来说,任何时候,体验刺激都需要建立在安全之上。而这不仅需要相关方面的责任意识,更需监管的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