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将来谁能造龙舟?

(2010-06-16 08:54:19)
标签:

龙舟

高级技工

手艺

社会分工

中国

杂谈

分类: 时评

2010年6月21日福建日报>每周评论>想到就说
浙江·钱夙伟
 
    龙舟活动在广州市白云区已经开展了几百年,积淀了深厚的龙舟文化底蕴。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老一代的制船、修船工艺正逐渐消失,龙舟之乡的鸦岗村目前仅剩一名造船老人。

    其实,不仅传统工艺,如今几乎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熟练技工短缺的严峻形势。培养高级技工,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尤其是许多传统技艺,更需要师徒传授,长期培养。现在,许多身怀绝技的老工人因年轻人不愿意拜师学艺,招不到学徒,面临技艺失传的危险。

    一个有序的社会,永远需要不同的社会分工。而且,技工的岗位上同样能够实现人生价值,从倪志福到徐虎,一代代的著名技工创造的非凡业绩,人们至今记忆犹新。而传统工艺作为祖国文化的瑰宝,许多老艺人,更是凭着一手绝活,成为大师级的人物。因此,当“将来谁能造龙舟”成为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时,加强观念的引导,显然很急迫,政策上的倾斜、扶持也十分必要。

 

将来谁能造龙舟

2010.6.16 楚天都市报>楚天时评  
钱夙伟(浙江湖州)


    龙舟活动在广州白云区已经开展了几百年,积淀了深厚的龙舟文化底蕴,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老一代的制船、修船工艺也正在逐渐消失,龙舟之乡的鸦岗村目前仅剩一名造船老人(6月15日《广州日报》)。
    不仅传统工艺,如今几乎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技工奇缺的严峻形势。中央电视台曾有一个关于“中国制造”的特别节目,说到目前中国的技工队伍,其中高级技工只占5%,初级技工占了80%,而在发达国家则分别是35%和15%。
    高级技工的奇缺,使得高级技工成为各企业争抢的对象,许多需要独特手艺的传统工艺品,则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培养高级技工,并非朝夕之功,但现在许多身怀绝技的老工人或因工厂的停产倒闭,无缘传教,年轻人又大多吃不得苦,不愿意拜师学艺。社会普遍崇尚所谓“金领”、“白领”,仿佛这是跻身精英阶层,是人生的成功,而做手艺活,不过是落伍的行当。
    职业不分贵贱。一个有序的社会,永远需要社会分工。而且,技工的岗位上同样能够实现价值、超越平凡,从倪志福到徐虎,一代代的“著名技工”创造的非凡业绩,人们至今记忆犹新,而传统工艺作为祖国文化的瑰宝,许多老艺人,凭着一手绝活,成为大师级的人物。因此,当“将来谁能造龙舟”成为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固然需要政策上的倾斜、扶持,但加强观念的正确引导,显然更为急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