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洲”力破贸易壁垒的标本意义

(2009-10-13 12:59:14)
标签:

壁垒

贸易堡主义

民企

金洲

杂谈

分类: 时评

2009-10-15 徐州日报 
◎钱夙伟

 

    世界各地的贸易保护主义近来颇有抬头之势,国内不少企业为了应对贸易壁垒而殚精竭虑、焦头烂额。就在此时,湖州市的浙江金洲管道集团却得到一个好消息:澳大利亚海关决定终止对其产品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双反”调查,并给予其出口零税率待遇。(10月10日《钱江晚报》)

    浙江金洲管道集团是从一家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的民企,所在的湖州也是一个不大的城市,却力破澳洲“双反”壁垒,尤其在贸易保护主义来势汹涌的当下,这一事件值得深思。

    其实,贸易保护主义时刻存在,只不过在经济衰退期间,出于争夺市场份额的急迫,这面大旗必然会被更多地祭起。另一方面,中国作为新兴贸易大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交往日益扩大,在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发生贸易摩擦和纠纷的几率增加,中国企业要走向国际市场,就必须有随时应对贸易壁垒的准备。

    也因此,国内企业对外国“双反”调查的大棒,不必惧怕。现在毕竟不是强权独揽话语权的时代。“金洲”的跨国诉讼,虽历时五年,但终于为自己争得了权益,也赢得了公道。正如“金洲”所说,“中国的企业要体现出自己的实力,不能人家一进攻,我们就后退。应诉就有胜诉的可能,而不应诉就只能退出市场。”如果像“金洲”那样,寻求合法程序,依据相关规则和国际惯例,完全可以使自己的正当权益得到最大化的保护。

    当然,要破“双反”壁垒,首先还得修炼好“内功”,“金洲”的做法尤其值得称道。比如,有完善的内部管理,企业有一个办公室专门保管资料,20多年前建厂初期的资料都保存着,成为胜诉的有力保障。而且重视人才培养,企业财务、法务和外贸部的员工,都熟知反倾销、反补贴的种种规则。

    更重要的,当然是坚持自主品牌、走质量路线。不容讳言,我国外向型制造业基本都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国际竞争力不强。要增强打赢“双反”官司的底气,归根到底还得像“金洲”那样,不断推进产品的高端化。

    据报道,“金洲”积极应对贸易壁垒,不仅提升了自身管理水平,也提高了在当地市场的知名度、美誉度,坚定了澳大利亚进口商的合作信心,别国进口商得知这一情况后,也主动上门商谈合作。无疑,有志于拓展国际市场的企业,“金洲”力破“双反”壁垒的经验,相当值得借鉴。


民企力破“双反”壁垒的标本意义

2009年10月13日市场导报
钱夙伟

 

    世界各地的贸易保护主义近来颇有抬头之势,国内不少企业为了应对贸易壁垒焦头烂额,就在此时,湖州市的浙江金洲管道集团却得到了一个好消息:澳大利亚海关决定终止对其产品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双反”调查,并给予其出口零税率。(10月10日《钱江晚报》)
    浙江金洲管道集团是一家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的民企,所在的湖州,也是一个不大的城市,却力破澳洲“双反”壁垒,尤其于贸易保护主义来势汹猛的当下,具有标本意义。
    其实,贸易保护主义于任何时候都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在经济衰退期间,出于争夺市场份额的急迫,这面大旗必然被更多地祭起。以为人家真会做的与说的一样好听,或天真,或无知。
    另一方面,中国作为新兴贸易大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交往规模日益扩大,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情况下,发生贸易摩擦和纠纷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中国企业于贸易保护主义必然成为首当其冲的角色。既然要走向国际市场,就必须有随时应对贸易壁垒的准备。
    也因此,对“双反”调查的大棒,不必惧怕。现在毕竟不是强权独揽话语权的时代。如“金洲”所说,“中国的企业要体现出自己的实力,不能人家一进攻,我们就后退。应诉就有胜诉的可能,而不应诉就只能退出市场。”如果像“金洲”那样,寻求一切通道和程序,依据相关规则和国际惯例,完全可以使自己的正当权益得到最大化的保护。
    而于这当中必然会有双重标准的不公,乃至蓄意歪曲事实的不义,也不必一味地抱屈。事实胜于雄辩。就如“金洲”的跨国诉讼,虽历时5年,但终于为自己争得了权益,也赢得了公道。
    当然,要破“双反”壁垒,首先还得修炼好“内功”。这方面“金洲”的做法尤其值得称道。比如,有完善的内部管理,企业有一个办公室专门保管资料,20多年前建厂初期的资料都保存着,成为胜诉的有力保障。而且重视人才的培养,企业财务、法务和外贸部的员工,都熟悉反倾销、反补贴的规则。
    更重要的是,当然是坚持自主品牌、走质量路线。不容讳言,我国外向型制造业基本上都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国际竞争力不强,因此导致我们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主要对象。要增强打赢“双反”官司的底气,归根到底还得像“金洲”那样,不断地追求产品的高端化。
    据报道,“金洲”积极应对贸易壁垒,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管理水平,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在当地市场的知名度美誉度,坚定了澳大利亚进口商的合作信心,别国进口商得知这一情况后,也主动上门商谈合作。无疑,于有志于拓展国际市场的企业,“金洲”力破“双反”壁垒的经验,值得借鉴。

 

民企力破“双反”壁垒的标杆

2009年10月13日浙江工人日报>工论 
钱夙伟


   世界各地的贸易保护主义近来颇有抬头之势,国内不少企业为了应对贸易壁垒焦头烂额,就在此时,湖州市的浙江金洲管道集团,虽历时五年却得到了一个好消息:澳大利亚海关决定终止对其产品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双反”调查,并给予其出口零税率。
  浙江金洲管道集团是一家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的民企,所在的湖州,也是一个不大的城市,却力破澳洲“双反”壁垒,尤其于贸易保护主义来势凶猛的当下,具有标本意义。
  其实,贸易保护主义于任何时候都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在经济衰退期间,出于争夺市场份额的急迫,这面大旗必然被更多地祭起。以为人家真会做的与说的一样好,这或是天真,或是无知。
  另一方面,中国作为新兴贸易大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交往规模日益扩大,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发生贸易摩擦和纠纷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既然要走向国际市场,就必须有随时应对贸易壁垒的准备。
  因此,对“双反”调查的大棒,不必惧怕。现在毕竟不是强权独揽话语权的时代。如“金洲”所说,“中国的企业要体现出自己的实力,不能人家一进攻,我们就后退。应诉就有胜诉的可能,而不应诉就只能退出市场。”如果像“金洲”那样,寻求一切管道和程序,依据相关规则和国际惯例,完全可以使自己的正当权益得到最大化地保护。
  当然,要破“双反”壁垒,首先还得修炼好“内功”。这方面“金洲”的做法尤其值得称道。比如,有完善的内部管理,企业有一个办公室专门保管资料,20多年前建厂初期的资料都保存着,成为胜诉的有力保障。而且重视人才的培养,企业财务、法务和外贸部的员工,都熟悉反倾销、反补贴的规则。
  更重要的是,“金洲”坚持自主品牌、走质量路线。毋庸讳言,我国外向型制造业基本上都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国际竞争力不强,因此导致我们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主要对象。要增强打赢“双反”官司的底气,归根到底还得像“金洲”那样,不断地追求产品的高端化。
  据报道,“金洲”积极应对贸易壁垒,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管理水平,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在当地市场的知名度美誉度,坚定了澳大利亚进口商的合作信心,别国进口商得知这一情况后,也主动上门商谈合作。无疑,对于有志于拓展国际市场的企业,“金洲”力破“双反”壁垒的经验,值得借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