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粤剧团恢复演出具示范意义

(2009-04-15 08:41:37)
标签:

地方剧

深圳粤剧团

戏曲剧种

地方戏曲

杂谈

分类: 文化

 

http://img.hexun.com/medialogo/10032.gif

2009年4月14日南方都市报>深评>观澜湖
□钱夙伟

 

  前晚7时半,在罗湖文化公园剧场,由深圳粤剧团青年演员吴思明和黄慰带来的一出折子戏《见盼》,博得戏迷阵阵掌声,这是该团自去年12月因资金不足暂停业务以来进行的首场演出(见昨日本报AⅡ10版)。

  处于一个商业社会,地方剧种摆脱不了市场之手的左右,如果没有市场,再精美绝伦的艺术,都逃脱不了黯然出局的命运。

  在这种境况之下,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以演出补贴等方式给予粤剧团经费支持,也就是剧团提供演出市民受益政府补贴的模式,于粤剧的生存,无疑是不可或缺的。而注重文化的培育,实现经济文化的同步发展,本来也正是政府的职责,深圳这样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应该有着更优越的条件,也自应作出更多的贡献。

  当然,振兴地方剧种,不能一味地依赖政府资金的“输血”,归根到底还是要遵循艺术规律,以戏养戏。深圳粤剧团意识到了“有戏才能有戏”的道理,决定恢复排练演出后,演职人员基本配备齐全。同时,通过“粤剧精品下基层、进社区公益巡演”,以在传承保护和市场推广两者之间,实现理想的契合,并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恢复演出的深圳粤剧团让人充满期待,对于其他地方戏曲剧种,也具有示范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